第 89 章(1 / 2)

原來這裡是紅樓 姝容 5459 字 3個月前

從六月開始,西安,汾州,鄭州,南陽一帶便滴水不降,地裡的莊稼絕收,人也渴的嗓子眼冒煙,旱災在幾地蔓延,現如今就連渭河,潁水的水位都降到曆史最低。

古代不比現在,有龐大的輸水通道,還能南水北調。所以旱災一旦出現的,百姓多是舉家逃難。

為了這事,朝廷緊急開了幾次會議。這時的海貿的好處便突顯出來了,從南洋和東瀛等地用布匹置換回來的糧食,還有這段時間累積國庫也較為充裕,大周朝有糧有錢了,處理起這災情便從容了很多,很快,糧食便調往西安等地,同時受災區的百姓也有序的一批批南遷。

此時的西安,清晨,第一道刺眼的陽光穿過規劃整齊的災民營,正好照到牛大的眼睛。

他便醒了過來,便上他小弟也跟著起來,胡亂的把衣服套上,就眼巴巴的等著他,期待著早點去領粥,被小弟這樣看著,牛大也加快了速度,等收拾好了,又拉了拉小弟衣服,這才帶著人往營地施粥米的地方排隊。

一口香甜的米粥下肚,牛大舒服的眯起眼,轉投看著同他一樣表情的小弟,心裡跟高興了。

剛開始的時候,日頭越來越烈,隨著莊稼旱死,滴雨未落,牛大愁的們整晚整晚不得安眠,倒不是擔心他自己,更擔心的是他唯一的親人,他才六歲的弟弟。

他爹上山打獵的時候出事,他娘當時懷著孕受了刺激,堅持著生下小弟,也走了。胎裡沒養好,他弟弟身體比常人便要弱不少,他又是當爹又是當娘,才把這孩子養到這麼大。

一旦逃難,他知道小弟這身板是熬不住。

好在,今年朝廷反應很快,賑災糧食很快便運了過來,同時很快他們這裡便有士兵接管了。

因為災情一時不知道什麼時候緩轉,所以朝廷準備安排他們南遷,得了這消息的不少人心裡犯嘀咕,牛大心裡卻隻有感激的份兒,搬就搬,看這旱情家這邊是呆不住的,而且搬的話,有官兵護送,還貼補銀錢和米糧。

隻要能吃半飽,他就有力氣,到時候他把小弟背著,隻要到了有水的地方,不怕過下去。

那些犯嘀咕的百姓再舍不得,看著今年顆粒無收,乾涸到乾裂的大地。也隻能跟著大家一起南遷了。

就這樣,災民一隊又一隊地被帶到渤海,從威海坐船,南下一部分送到人口較少的福州,粵州等地。還有一部□□體好的,不怕水的送到永安島這裡。

永安島的事情,顧景棠向正德帝上報了一部分情況,正德帝倒沒有過多的在意,畢竟在這之前大周朝並不重視海上的那些島嶼,不過現在既然要整理海域,這些島嶼也要歸大周朝,所以正德帝大手一圈,永安島現在也是隸屬於大周的了。

島上的居民也是大周百姓,就連阿爾瑪和加西亞也有了正式的官職。正德帝為了讓這塊土地融入大周,這次順當安排了些災民進入此地。

忙完了賑災遷民的事,顧景棠又清閒了下來,這些年,下麵的人手都曆練出來了。

他現在除了每天需要早起上早朝之外,其餘的時間不是在修煉,便是去京郊的研究館,看看的各種研究的進展。

蒸汽機已經研究了三年了,最近隻差最後的收尾工作了,顧景棠畢竟也是在船上呆了半輩子的人,也曾經對船的內部構造產生過極大的興趣,當然看過不少關於解說蒸汽機、內燃機、發電機的結構原理的著作和書籍,這些年在他的引導下,也整整花了不少的時間才讓這些大周本土的技術宅們吃透這裡麵的學問。

同時,橡膠早已經從粵州運來了,新材料一到手,顧景棠提了下橡膠的特性和開發的方向,很快便運用到生活中,比如橡膠鞋底,橡膠密封圈,奶嘴等。現在正嘗試著把它運用到船隻建造上。

看來用不了多久,大周將會擁有全世界最好的船隊。

不過這也是個長久的工程,顧景棠開了幾次會議,提出了螺旋漿,液封艙的概念後,將各個項目都分了下去,他隔三差五去看一眼就成。

在研究館打了圈後,顧景棠看了看時辰,就往文理學院去,修安,修樂兩個孩子現在也在文理學院上學,這會快要放學了,他正好過去接人。

來著兩個孩子一前一後,小的修樂那個走在前麵,正蹦躂著跟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說笑,而大的修安,則是安靜的在後麵慢悠悠的走著。

快到門口了,兩個人看到顧景棠的時候,都挺驚喜的,修樂丟下小朋友像個炮彈一樣衝向顧景棠,修安也難得加快速度往顧景棠奔來。

顧景棠忙伸手把衝過來的修樂保了起來,等到修安走了過來,又騰出一隻手,把孩子拉著。

耐心的等小修樂和他的小朋友告彆了,顧修棠便打算帶著兩孩子回家,這一轉身正好遇到過來接人的賈環。

看到顧景棠,賈環忙打招呼,“先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