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是回來了。”
謝笙進宮, 不過才見了皇帝一麵,便被他拉著去拜見太後娘娘。
朱太後如今也有五十多歲, 卻因保養得宜,看上去像是隻三十歲上下。若不是舊年曾吃過太多苦, 鬢角難免染上銀霜, 隻怕這年紀看上去, 還能再小上一些。
朱太後久不見謝笙, 心裡惦念得緊,此時見了他, 不由得紅了眼眶:“你這孩子, 出去之後,心就野了, 還敢跟皇帝討價還價。說是隻去六年, 如今又生生成了九年。”
謝笙被朱皇後唬了一跳, 也顧不得君臣有彆,趕忙三兩步上前, 半跪在朱皇後麵前認錯:“姑姑您彆哭啊, 我這不是回來了嗎。”
“那會兒我事情做到一半, 可不甘心叫旁人摘了我的桃子去,何況我不是叫了團團她們兩個先回來嗎。”
謝笙自覺自己在外頭成長了許多,已經是個沉穩的青年人,可到了自己母親和朱太後麵前,卻仿佛這些年的日子都是白過的,他還是當初那個承歡膝下的孩子。
“你還好意思說, ”說到謝笙的兩個女兒,朱太後就心疼,卻又被謝笙的姿態唬得心都軟了,也不好罵他,便隻道,“你們自己不回來,隻把兩個孩子送回來,我和你娘難道就是特意給你看孩子的?”
朱太後言罷,又指著皇帝道:“你去問問皇帝,便是我嫡親的孫兒,也沒哪個敢這麼扔來,也就是你了。”
話到最後,朱太後的態度軟化了許多,又像小時候一般點了點謝笙的額頭,狀似無奈。
皇帝聞言,也在一旁幫腔,數落謝笙的不是,不過他們可沒人真心想說謝笙的不是。
皇帝子女漸漸多了,卻誰都不能給朱太後教養,這是皇帝和朱太後不能言說的默契。隻要他們還樂意做一對親密的母子,便不能踏過這條線。
但朱太後獨自在宮中,生活難免寂寞,此時謝笙叫兩個女兒多多進宮陪伴,卻是正中了太後和皇帝的下懷。
這兩個孩子隻是女孩,沒有不方便進後宮的顧忌,和皇帝的兒子年歲差距又有好幾年,必然不會嫁做皇妃。不管太後和皇帝怎麼喜歡,也不會太過界。
如今是她們陪伴太後,日後她們出嫁,太後也能做她們的依仗。所以兩個孩子時常進宮,其實是一件兩全其美之事。
雖然嘴上數落,可皇帝和太後心裡,卻滿意極了。
當日太後果然留了謝笙用飯,皇帝也難得呆在太後宮中,彩衣娛親,等到宮門快要下鑰,才叫謝笙離去。
謝笙回家之後,便沒再出門。
不幾日,授官一事便有了消息。
謝笙當初是從吏部出去的,此番回京,也被皇帝又安排進了吏部,不過這一次,他可不是做郎中,而是成了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和中州刺史同為正四品,重要程度卻不可相提並論,尤其又有京官大一級的說法在,故謝笙雖是平調,卻也算是高升。
謝笙到今年,才堪堪三十餘,就已經走到了彆人要花大半輩子才能走到的地方,任誰都不得不稱讚一句少年英才。
不過,將謝笙推上眾人矚目地位的,是皇帝給他加的另一個官職,中書侍郎。
中書侍郎做什麼呢?
參知政事、傳皇帝旨意、複審中書舍人草擬的敕詔。
前朝慣例,中書侍郎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為宰相彆稱。
因為中書侍郎為正四品,官階稍低,官職卻十分重要,所以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其他官職用以提高在這個職位上的官員品階。
而這個官職從設立至今,若非登閣拜相,一旦任此官職,便意味著皇帝對他的重視,更意味著他預定了未來的相位。
至此,謝笙在吏部可謂如魚得水,即便,他平日多在宮中,對於吏部的差事並不如何用心。
雖然謝笙已經分家另過,但謝侯在知道此事之後,還是著手請辭兵部尚書之位。
皇帝非常滿意謝侯的識趣,在經過兩次拒絕後,予以加封,讓謝侯以正一品的官職退了下去。
謝侯離開朝堂,看似讓謝家沉寂,其實卻是為謝笙讓路,甚至連謝麒,也在不久之後,被皇帝加恩,入了朝堂。
有了謝侯做表率,謝笙兄弟對於前路如何走,也心中有數。
謝麒入朝晚,自知能做到三品便是頂天,謝笙卻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百官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