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沒好氣地道,“也不看看你們當時怎麼跟聖人說的,什麼我北涼人才遍地,怎麼難怎麼出題。”
幾人:“……”
按照評卷規則,有一個最低標準要求,也就是說考生得過了這一個最低標準,然後才根據各縣分配到的名額擇優錄取。
現在這個最低標準,已經發放全國各縣了,想改都來不及了。
莫少珩硬著頭皮道,“我們要相信我們北涼的讀書人,總……總是有人能脫穎而出的。”
“現在還有一個麻煩事,聖人如此選題,也就奠定了一個基調,也就是說後麵的郡試出題定是要更難。”
幾人:“……”
其實,肯定是有人能通過縣試的,他們怕的是,篩選這麼多人下去,能走到京試的人還能不能有。
彆忙活了一年,結果京試的時候,一個人都沒有通過,打臉打得啪啪的,鼻青臉腫。
“還是先看看學子們考得如何吧。”
試卷被一批一批的送了過來。
采取的是糊名製,但不需要重新抄謄。
莫少珩說道,“批卷吧。”
果不其然,學子們答題並不理想。
試卷一共六個部分,需要至少平均乙等才能過最低標準,然後在擇優滿足分配到的名額。
像明經,常識題這些,是有標準答案的,你就算想放水都不行。
再說,考卷是給過指導答案的,若是莫少珩他們放水,對其他縣是不公平的。
“常識題不行啊,好多學生隻能得一個最低等的丁。”
丁等的話,會極大的拉低平均得分。
莫少珩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古時候,讀書人講究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這對讀書人來說,一心沉醉在書本之中,也未必不妥。
但,他們現在選的北涼的官員,相當於現代的公務員,看看現代公務員的考試題,莫少珩出的這些,甚至都是十分簡單的了。
“最後一道律法題也不行,好多人都留了空白。”
莫少珩,“……”
有這兩道題拖後腿,的確會刷下去不少。
莫少珩是不準備改變出題的規則的,常識和律法必須占三分之一的份量,剩下的詩詞歌賦八股論策占三分之二,也算是大頭了。
當公務員,和純讀書還是有差彆的。
現在,貢院外,正在對題的學子,也對常識題和最後的律法題抱有最大疑惑。
特彆是那些課業好,但這兩項弱的,就特彆有意見了。
“這些常識題,皆出自一些地括誌等雜書,平日裡誰會去翻閱這些。”
“從來也沒有聽說過,讀書讀這些的。”
“可不是,這樣的題,誰會啊。”
鬨得不可開交。
“還有律法,哪有讀書人去看北涼律的。”
“我讀書還得懂律法?荒謬。”
此時,莫少珩等對外麵的情況還一無所知,埋頭批卷。
這一批就是三日。
經曆過批卷的一群閱卷官也是麵麵相覷。
意外出現了。
他們沒有絲毫放水,但……通過標準的考生數量還是不少,甚至因為名額的限製,還得刷下去數量驚人的一大批。
莫少珩賊高興,“我北涼人才遍地都是,你們非不信,你們看你們看,我跟你們說什麼來著,剛才你們擔心什麼啊。”
“莫道我北涼無人才,隻是以前無人問津,被埋沒了而已。”
大言不慚地又開始嗨了起來,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
眾人:“……”
馬後炮。
但真的有些意外。
北涼的能人,似乎真的比想象的要多,要……厲害。
甚至連最難的常識題和律法題,都有人得滿分的,被評甲上。
讓人歎為觀止。
或許這就是,考不上大學的人,永遠都不知道那些能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到底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考上清華北大的,又完全無法理解那些獲得各種科學獎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世上的能人,可能……要比想象的還要多,比想象的還要厲害。
三日後,也是張榜的日子。
貢院外,人潮湧動,從一大早就開始等待了。
原本以為,貴族沒有寒門那麼在意這次考試。
但……讓寒門子弟意外的是,貴族也沒有缺席這次張榜,而且聲勢比他們還要大,拖家帶口。
莫少珩也和幾位大人前來看張榜。
其實,一個縣試,也就是張榜就完事。
大概太陽東掛半空的時候,張榜的人就來了。
刷白的紙張,貼滿了一麵牆。
涼京的讀書人是最多的,名額被分配得也就最多。
牆上,黑字白底。
“這就是這次通過縣試的名單了?”
“這些人能參加六月份的郡試了?”
“數量好多啊,這還是我們涼京的,其他各地的加起來的話,這數量驚人啊。”
“不是說題很難嗎?”
牆上,是名字,也是一種榮耀。
是科舉的第一次體現。
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無論是貴族或者寒門,都激動無比。
貴族,這個名字是對他的肯定。
寒門,這是邁向仕途的第一步。
一片熱鬨。
莫少珩說道,“怎麼樣,比起廟會如何?”
和莫少珩一起來的幾位官員,“光是一個縣試就讓人這麼開心,以後要是通過了京試,那得高興成什麼樣子……”
莫少珩心道,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題名時,自然是人生最喜慶的時候。
現在還無人知道,科舉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將重要到什麼程度。
這時,張榜的地方突然傳來一陣喧鬨。
莫少珩皺了皺眉,這是發生了什麼?
“我們過去看看。”
科舉是由他主導,自然不能出意外。
走過去,果然有人鬨事,而且人還不少。
說來也好笑,引火線是趙景澄。
趙景澄擠進去看榜,“哎呀,前三甲居然沒有朱氏的神童朱辛梓。”
“快快快,今天就用我撰寫的那篇文章,神童落淚縣試當場。”
結果旁邊的朱辛梓,臉黑得跟鍋底一樣。
趙景澄縮了縮脖子,“我這不是沒看到你在場。”
不然他也不這麼嚷嚷啊。
有些理虧,說道,“要不改成範慎寫的那篇,寒門子弟,勇奪榜首?”
眾人這才發現,榜首之人,竟然是寒門季李。
季李這人愛讀書,有些文名,涼京的人也是知道的,隻是沒有想到,在眾多貴族參與的情況下,竟然奪了榜首。
貴族什麼時候被一個寒門踩在腳下過。
朱辛梓和一些名次不佳,甚至落榜的貴族就鬨了起來。
“他一個寒門憑什麼就能得到榜首?”
“考試的內容,常識和律法題,和我讀書人有何關係,為何要考這樣的題來排名次?”
莫少珩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趙景澄正懵逼呢,他不就為了寫個新聞稿?問他這些問題,他怎麼知道?
腰杆一叉,欺負到他頭上來了,也不看看他是誰。
正準備說話,這時莫少珩的聲音傳來。
“第一個問題,為何寒門季李排在榜首?”
莫少珩指向季李的名字,“因為這次涼京縣試考卷的六個部分,唯有季李一人,獲得六個甲上的評分。”
“六個甲上,排在第一有何不可?”
“考卷是采用的糊名製,也就是說在評分的時候,評卷官並不知道所評考卷屬於何人。”
“公平公正,皆憑本事。”
“再說,季李出生寒門,就算要偏心也偏心不到他頭上。”
眾人:“……”
這才發現,還有這樣的製度。
也就是說,所有人當真隻能完全靠本事。
莫少珩繼續道,“還是說,你們覺得,得給貴族一些優待?”
“但貴族這麼多,這優待給誰好?”
眾人張了張嘴,“……”
好像也是,這優待未必就能落到他們身上,與其如此,還不如公平公正。
莫少珩說了一句,“科舉不問出身,若是不服這一條,可以不走科舉這條路,我北涼雙規並行,還有貴族推舉製度等著你們,你們可比寒門多一條出路,有什麼值得抱怨的。”
“既然選擇了科舉,那麼一切就以成績為準。”
這就是科舉的意義嗎?
眾人似乎對科舉有多了一些了解。
寒門的人更是激動無比,公平公正,不問出身,他們缺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啊。
而且寒門季李獲得涼京縣考榜首,他們竟然有種榮辱與共的感覺。
讓所有人看一看,他們寒門也不缺會讀書的人。
莫少珩也看到了眾人的表情,也看到了旁邊的季李。
季李是第一個在他圖書館辦理會員卡的寒門子弟,他還有一點印象。
說道,“不過也莫要驕傲自滿,現在也僅僅是縣試,我北涼每一個縣也都有一個縣試榜首。”
“若能在之後的郡試洲試京試中,均奪得榜首,那才是我北涼第一寒門。”
咕嚕!
不知道多少人吞了一口口水。
北涼……第一寒門?
季李趕緊拱了拱手。
莫少珩雖然這麼說,其實對這個季李也是有些驚訝的,縣試六個甲上,不說其他縣沒有,但絕對算得上是名列前茅了。
莫少珩又看向朱辛梓等鬨事的人,“科舉規則如此,若是你們有什麼不滿,可向六部反應,若你們真說得有理,六部自然會斟酌。”
“所以莫要自持貴族身份,在這裡鬨事,科舉是朝廷頒布的法令,相信你們也不想落得個違抗朝廷法令的罪名。”
眾人:“……”
軟硬兼施啊。
但莫少珩的確說得有理,這是北涼法令,考試沒考好,在這鬨也沒用。
莫少珩繼續道,“至於你問為何要考常識題和律法題?”
“我也可以給你一個合理的說法。”
“科舉選仕,不是選讀書人。”
“朝廷不會管讀書人看什麼書。”
“但,要在北涼為官,就得熟悉我北涼的情況,這些最簡單的常識還是需要了解的。”
“至於律法?當官者不知法,如何讓百姓守法?如何以法治百姓?”
“我北涼很多地方慌亂,皆是因為地方官員,憑個人喜好治理,讓百姓心中無憑,哪怕有怨也不知道如何申,有法不知道如何依法。”
“讀書人需明理,為官者需知法,才能庇佑一方,造福一方。”
“才能讓循規蹈矩的守法者得到他們該有的保障,才能讓那些無視王法之輩再不猖狂。”
“北涼,需要是一個法治的北涼,官員依法治國,百姓尊法守法。”
“這樣的北涼才能真正脫離混亂,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盛世。”
眾人:“……”
哪怕和莫少珩一起來的幾個官員,都有些驚訝地看向莫少珩。
依法治國,開創盛世!
咕嚕,莫少珩每次總能讓人心情澎湃。
明知道哪可能這麼容易,但依舊被莫少珩口中的美好所沉迷得不可自拔。
莫少珩繼續道,“所以,可明白科舉選仕,為何必考常識和律法了?”
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狗屁,那得看讀書人讀的什麼書,學的是什麼東西。
一片鴉雀無聲。
原來科舉的目的,是為選仕,開創屬於北涼的盛世啊。
一場小意外就此落幕。
而朝廷上,各縣通過縣試的結果也陸陸續續傳回了朝廷。
考題之難,讓朝廷上的官員也吞了一口口水。
就算他們下場參考,都未必考得贏彆人。
但,通過的人數,居然如此之多。
聖人也驚訝了好久,心裡突然道,原來我北涼真有這麼多人才啊。
下次郡試,題再出難一點。
讓天下人都知道,治理北涼的官員,都是些怎樣的棟梁,沒有比他們更會治理的了。
心氣都高了不少。
科舉的風吹得比想象的還要猛烈。
北涼也將迎來屬於它最大的改變。
千帆競流,一個“競”字,能讓整個北涼動起來。
而此時,烏衣巷子。
莫少珩正準備改造出來一個員工食堂出來。
一是,小貨郎們一天到頭都在吃包子,雖然這些小貨郎滿足得不得了,一天吃包子都能吃出無限的幸福感來。
但在莫少珩看來卻不行,都還是些孩子,營養太不均衡了。
他又剛好賺了點錢。
改出來一個個員工餐廳給這些小貨郎改善一下生活。
二是,他的產業現在變成了三條街,員工多了不少。
也需要這麼一個員工餐廳了。
莫少珩要改員工餐廳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
“聽說是專門給那些小貨郎,還有三條街的掌櫃小夥計等吃飯的地方。”
“那等花多少錢啊?”
“也從來沒聽說過其他主家這樣。”
莫少珩太能折騰了,真的。
不過,一群小貨郎笑得眯眯甜,“世子專門給我們改的吃飯的地方。”
專門兩個字說得特彆大聲。
“世子說我們拿著包子,坐在門檻上啃,太不像話了,吃飯得在桌子上吃,哈哈。”
員工食堂的改造花了一些時間。
一群人雖然聽說了員工食堂的事情,但到底是怎麼樣的,卻沒有人知道。
等修好的那一刻。
莫少珩派了兩個管事在門口,讓小貨郎們陸續排隊進去。
進去之前,每人拿到了一個掛在胸口的精致牌子,說是什麼員工的工牌,以後憑這個員工的工牌,就能進食堂吃飯。
隻見牌子上用漂亮的簪花小楷寫著:
單位:鎮北王府
工號:XX
姓名:XX
職位:小貨郎/掌櫃/小夥計/學生/記者……
之所以有學生/記者,還不是因為一群學生也來湊熱鬨。
工牌上方鑽了孔,用一根繩子串了起來,掛在脖子上,漂漂亮亮的。
一群小貨郎將胸前的工牌捧在手上,不停地對發工牌的管事問道,“有了這個工牌,我們就是鎮北王府的人了啊?”
管事也笑嗬嗬的點點頭,“看到第一排寫的單位沒有,上麵這幾個字就是鎮北王府幾個字。”
可將一群小貨郎高興壞了。
以前彆人也叫他們鎮北王府的小貨郎,但有了這個工牌之後,他們更加有了一種歸屬感。
對於一群流浪習慣的孩子來說,歸屬感太重要了。
挨個進了員工食堂。
裡麵又快又亮,一排排的長條桌子,一排排的凳子,整整齊齊的。
莫少珩安排了人引導進餐,畢竟是第一次,怕他們不會使用。
“到這邊來拿拖盤。”
一個個小貨郎,拿著大大的木托盤,乖乖巧巧的。
然後走向打飯的區域。
“這個窗口是打飯區,每人可以取一碗飯。”
飯是粟米飯。
“這個窗口是打菜區域,每人可以選擇三個菜色,每天的菜色不同,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
三個菜,一個一大勺子,又裝了一大碗。
“這裡是打湯區域。”
湯隻有一個,但莫少珩準備了好幾個湯類,每天可以換著弄。
比如今天,熬的海帶骨頭湯。
海帶是北海彎島製鹽那裡運回來的,莫少珩一開始也隻是讓人注意,能不能弄到海帶,沒想到還真運了回來。
這可是好東西,補充碘和鐵等等元素。
骨頭是鋪子賣肉剩下的,骨頭沒人會買,莫少珩正好用來熬湯,熬出來的湯味道十分不錯。
一個個小貨郎,端著餐盤坐在了用餐區。
豆子:“我們現在吃飯……都要用三個碗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9-27 17:51:54~2021-09-28 17:53: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麼小瞳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明月洋洋 20瓶;寶寶不開心、三白、塵埃、是煥煥呀、月夕花晨z、山海 10瓶;近水 9瓶;懶蛋超人、暹羅喵miao 5瓶;櫻桃奶糖qaq 3瓶;℡廿華年 2瓶;麼小瞳、又要減肥的業子、侑壹、36332367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