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水泥路越修越長。
涼京的商品也開始向其他城池蔓延。
而其他城池的百姓來涼京玩的也越來越多。
這是一種虹吸效應, 讓整座涼京看上去都擁擠了起來。
因為客源的增多,莫少珩又不得不增加工廠的工人的數量了,以此來提高產量。
這還是水泥路初步連通了幾座臨近的城池而已,等以後, 修的水泥路越來越多, 需要流通的商品還會更多。
以前莫少珩也不是沒有想過擴產, 但是因為道路不通的原因,運輸實在太過麻煩了。
開春,朝廷舉辦的第一場招聘會, 莫少珩又成了甲方大戶。
這一次, 連臨城的百姓,都有好多來應聘的,現在道路方便了嘛,以前覺得十分遠的距離,現在似乎也不遠了。
第一次來涼京, 估計就跟第一次進大都市的感覺差不多。
漂亮的環境, 歡快的氣氛, 繁榮的商業。
經常能看到一群小貨郎在商鋪的門口排隊。
走過去一問。
小貨郎樂嗬嗬地答道,“這是員工福利, 我們每個星期都可以憑員工牌領取, 我們在排隊領奶茶呢。”
“我們上周每人一人領了一包雞爪。”
“哎呀,不和你說了, 輪到我了。”
小小的人兒,都還沒有櫃台高,舉起胸口掛著的員工牌子,“常溫,多加糖, 謝謝。”
然後捧著奶茶,插上麥稈,吸一口就要露出舒服的表情,就像大多數涼京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一樣,享受著生活。
“還是我們的奶茶最好喝。”
這樣的畫麵,多少會讓人外來者頓足觀看很久,在他們看來,涼京真的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一樣。
能生活在這裡一定很幸福吧,就像這些小貨郎一樣,走到哪裡都笑聲不斷。
涼京城還有一個巨大的變化。
因為水泥路的畫線,分出了車行道和人行的道路,靠右而行的效果實在太好了。
都不用莫少珩提出,涼京衙居然也想將這一套規則運用到涼京城中。
莫少珩得到消息的時候,不由得都愣了一下,不得不說這個涼京衙真的是個人才。
能在京都當縣令,身份定也不是地方官員能比的,這是瞧見了立功的機會了。
不過,涼京城的道路和水泥路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多了很多需要橫穿道路的需求。
若是按照水泥路的規則來,城內馬車的速度肯定也是要提速的,若是有人橫穿馬路,就太容易發生意外了。
有了這樣的問題,涼京衙的人都找到莫少珩當麵了,希望能幫著想個辦法解決一下。
莫少珩說道:“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斑馬線就行。”
來人:“……”
莫少珩:“……”
得,還是得他親自去畫出來,示範才行。
這日,一大早。
涼京城的百姓一出門,就發現他們的街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街道還是那個街道,但道路上畫上了陌生又熟悉的線。
“這不是我們城外水泥路上的指導線嗎?”
“這是怎麼了?”
和涼京衙有些關係的人道,“聽說是我們涼京城現在人口越來越密集了,為了提高什麼效率,也要實施水泥路上那套靠右行的規則了。”
麵麵相覷。
不過有了水泥路的前車之鑒,百姓似乎也就驚訝了一番,甚至都知道這些線是什麼用。
稍微注意一下,似乎也沒什麼影響就是了。
隻是在橫穿馬路的時候,就有手腕上戴著紅袖套的小貨郎趕緊跑了過來。
“過馬路得走斑馬線,不然容易被馬車撞到,現在馬車速度可快了。”
“那,就是那很多條紋線那裡就是斑馬線。”
“我們涼京現在有新的交通法了,走在斑馬線上,要是被馬車撞了,根據新的交通法馬車可是要負責的。”
“若是橫穿馬路被撞了,那你可找不著彆人的不是了。”
聽得人一愣一愣的。
“反正隻要遵循交通法,出了事都可以找對方要賠償。”
斑馬線那裡,也有戴著紅袖套的小貨郎在那引導著,手裡拿著一個紅色的旗子,嘴裡還含著一個叫口哨的小玩意兒,吹起來跟知了一樣,特彆清脆。
正觀察著來往的馬車,然後指導著行人過街道。
場麵一時間有趣到了極點,隻見馬車到了斑馬線的位置,就減速停了下來,等這些小貨郎讓行人通過街道之後,這才讓馬車繼續前行。
看似複雜了一些,但因為諸國商人和各地商人的湧入,導致每天街道上都有大量馬車堵塞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居然減少了。
也少了很多,每天驚恐地看著路人要被撞的尖叫聲。
一時間,整個涼京都變得不一樣了。
節奏變……快了。
但在變快的節奏中,又充滿了悠閒。
兩者兼備。
當然,一開始,也並沒有那麼順利,經常能看到小貨郎們氣呼呼地跺著小腿引導著那些一時間忘記了規則的人。
“哎呀哎呀,怎麼又走錯了?”
“我們交通法馬上就要正式實施了哦,再記不住,下次要被抓來做社會服務了。”
“你問我社會服務是什麼?”
“嘿,就是像我們一樣,戴著紅袖套在這裡指揮交通,得做夠半個時辰的社會服務才能放你走。”
新的規則,就需要新的維護規則的人。
涼京城現在人口密度大增,也的確需要增加這樣的人手了。
當然,這事情就得涼京衙自己想辦法了,莫少珩最多讓自己培訓出來的小貨郎,給涼京衙的人培訓培養。
聽說涼京衙將需求都提到六部去了。
而六部:“……”
他們自己還缺人得不得了。
各有各的憂愁。
但就目前看來,這套規則的確緩解了涼京城中的混亂。
站之有禮,行之有規。
連以前時不時發生的馬車撞人事件都少了好多。
這樣的變化,在一開始肯定還是有人不適應的。
但等習慣之後,就能很明顯地體會到其中的好處。
少了擁堵,少了事故,加快了速度。
壞處就是,對新來涼京城的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
但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不是。
龐大的城池的運行,也的確需要這樣的規則來進行規範。
莫少珩幫涼京衙敲定好交通規則後,就去忙他自己的了。
今年是新的一年,涼京的絲綢,糖,酒,香水,鹽,紙,書籍,等等一係列的商品的名聲也傳往諸國了。
可以預料的是,諸國今年前來的商人,恐怕會多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現在剛好開春,正是商人行商最佳的時節。
也就是說,要不了多久,大批商隊就要來了。
依靠原來的這些商品,吸引力肯定也是足夠的。
但,若是想讓這種吸引力經久不衰,那麼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有新奇的商品出現。
這樣能讓諸國的商人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涼京。
這樣涼京才能成為天下商業的中心。
所以,莫少珩在金殿上提醒朝廷,“今年來涼京的商隊會暴增,朝廷應該也加大產量。”
分析了一番,商品名聲傳出去後的結果。
金殿上,眾人:“……”
這個莫少珩,偏偏在朝廷組織的招聘會後才說此事,莫少珩招了大批的人,那麼他們現在上哪招人去?
沒辦法,估計還得加辦一次招聘會。
單獨去招人,真沒有開一場招聘會來得快捷,現在涼京的招聘會也有些名聲了,早早的宣傳好,定能吸引來不少人,比單獨到處招人,花費的時間少,也方便得多。
莫少珩自己跑去研究新的商品了。
因為已經有這麼多特色商品了,所以,新商品不在多,在足夠吸引人,就像上一次的僅有的十二瓶酒,香水這種能被傳為天下奇聞的東西。
莫少珩又忙碌了起來,也變得神神秘秘了起來。
一開始,南一天天跟著莫少珩身後跑。
慢慢地,趙景澄等學生,也跟聞到了腥味的貓一樣,屁顛屁顛的跟了過來。
眼睛睜得跟銅鈴一樣,生怕錯過了什麼。
莫少珩:“……”
得,正好給他們上上課。
於是,涼京的百姓發現,莫少珩除了上朝和每天固定去勤政殿的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是帶著他的學生往城外跑。
每天回來,都弄得沙塵撲撲的,一看身上就沾了不少細沙。
這是在乾什麼?
沒事一整天玩沙子去了?
彆說他們,連南一他們都沒看懂,雖然本子上記錄了很多內容,比如什麼沙子高溫後會琉璃化。
記錄是記錄起來了,但……琉璃化是什麼意思?
因為從未見,所以哪怕連想象都是不能的。
莫少珩現在在建火窯。
讓沙子琉璃化的溫度在1300度到1600度。
按理,用沙子燒製玻璃的工藝是十分簡單的,但為何古時候卻很難發現這門工藝?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溫度達不到。
而要想達到溫度,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燃料。
第二,特製的火窯。
莫少珩現在忙的也就是這兩件事情。
光是尋找燃料,若是沒有目的,恐怕一輩子都未必會有突破。
莫少珩的優點就是,擁有上帝視角吧。
加上上次開采石灰石做水泥,和各地的礦廠也有了一點聯係。
這一次辦起事情來,就要簡單得多。
莫少珩要找的是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