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遠與興越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具體的合作細節還在商榷中,遠夏已經開始繼續招收材料專業的研發人員了。
遠夏在糾結一件事,因為5月12日馬上就要到了,馬上就會發生一場震驚全國的特大地震,也會有無數的人員在這次地震中喪生。
作為一個經曆過一次的人,遠夏很想事前為這次大地震做一點預警,但是好像又沒什麼用。
除非他一開始就選擇去做一名地震研究人員,到這個時候去跟當地政府說,什麼時間可能會發生地震,也許還能有一些說服力,減少一些傷亡。
更何況事實是,世上還沒有技術能預測地震。
這個時候他去說出來,百分百會被當成散播謠言,沒有人會當真的,就算是最後兌現,人們也隻是會趕到驚訝,這個人居然說對了。可是那又有什麼用呢?因為事先沒人會信。
這個問題在遠夏心裡糾結了很長時間,最後他隻能無力地認識到一個現事實:就算他提前說出來,也改變不了什麼。
如果他以行遠老板的身份公開去說,也許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力,但又有誰會信?大家都會覺得他瘋了。等地震真的應驗之後,怕又是會把他當成神棍,或者乾脆成為各大機關研究的對象。
遠夏明白,他可以改變一個人幾個人的命運,但他改變不了世界的走向,雪災會來,地震會發生,疫情與戰爭會爆發,這一切,他還是得重新經曆一次。
不過遠夏還是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地震之前,親自去一趟汶川。
遠夏找出公司助學基金的助學名單,其中有好幾名就是汶川的孩子。
他甚至有點後悔,沒有想起來給當地的學校重修校舍,雖然重修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執行者就能按照抗震的標準去修,但絕對要安全許多,現在說這些都遲了。
不過遠夏跟鬱行一和公司的說辭是要去考察西南市場。5月8日,遠夏就和陶陽到了成都。
成都的同事熱情接待了他們的老總。
10號是星期六,遠夏對陶陽說:“我們公司這些年一直在川西地區進行助學捐助,那些孩子給我寫了很多感謝信,我從來都沒見過他們。這次過來了,要不我去看看他們吧。”
這事陶陽倒是知道的,因為助學基金的事是他在管理:“好,我們什麼時候去?”
遠夏說:“咱們買點東西過去看看孩子們,星期一他們上課,我們可以那個時候去學校看他們。”
陶陽點頭:“我去準備。”
遠夏說:“我跟你一起去。先去租輛車吧,聽說那邊的路不是很好走,租輛大點的越野車。”
他們去租車行租了一輛路虎,陶陽問:“需要這麼大的車?”
遠夏說:“那邊往裡走是藏區,風景特彆好,咱們看完孩子,順道去那邊旅遊一圈。”
兩人進了超市,陶陽以為遠夏會買學習用品,但遠夏買的主要還是吃的,餅乾、小麵包、糖果、巧克力等,還有四川人愛吃的各種豆乾、牛肉乾之類的,甚至連水都帶了兩件。
遠夏說:“這些東西那些貧困孩子應該很少能吃到,多帶點給大家嘗嘗。”
陶陽能說什麼呢。
於是他們拉了滿滿一大車吃的,學習用品反倒成了配角。
遠夏甚至還買了兩頂帳篷和兩個睡袋放在車頂上綁著,還買了急救包,說去旅遊時沒準能用上。
5月11日早上,遠夏給鬱行一打了個電話,告訴他自己去川西看資助的孩子,可能還會去九寨溝看看。
鬱行一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還是笑著說:“你總算想著出去旅遊了,去看看吧。”
汶川離成都不遠,兩個多小時車程。
遠夏的計劃是明天到映秀鎮的學校,想個法子讓學校在下午兩點多發地震的時候,將所有的孩子都叫到操場上集合,這樣就能避開房屋的倒塌,拯救更多的孩子,儘量減少傷亡。
到時候他自己也會被困在地震中心,通往外界的路怕是都要被堵上,估計跟外界失聯。
行一恐怕會急死吧,還有親人和公司同事們都會擔心,甚至還可能會對公司股價造成影響,但是如果不去這一趟,他的良心會過不去。
出發前,遠夏和陶陽先去吃早飯。
點餐的時候,遠夏點了一碗擔擔麵,陶陽說:“我要一碗餛飩,清淡一點,不要辣椒。”
遠夏抬眼,注意到陶陽的臉色有點不太好,懷疑是不是昨晚吃串串吃的:“昨晚辣椒吃多了?”
陶陽點頭:“好像是有點吃壞肚子了。”
遠夏說:“你不舒服?要不要買點藥吃?”
陶陽搖頭:“應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