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製第二步(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433 字 8個月前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改製第二步

王珪上奏,這等無聊的東西,浪費紙墨,內容荒誕滑稽,於勸導人心並無益處,申請禁止。

呂公著拿出新聞出版管理條例,相公也得講道理,逐條分析,人家劉小二並沒有違背其中的哪一條。

上一次遭到申斥之後,這小子第二天就跑到開封府申請了報號,一切手續合法正規,其內容也不再在違禁之列,這個真沒法禁。

趙頊明顯是偷看過漫畫的,不由得忍俊不禁:“最起碼普及了幾個典故嘛,充滿了坊間煙火之氣,蠻有意思的,這個就不用禁了吧。”

趙頊都說話了,事情就算到此結束。

不過王珪自此算是落下了病根,不管水西漫畫畫了什麼,總覺得那是在諷刺自己,常常生氣。

八月,水情過去,以蘇頌《元豐編修唐六典》,畢仲衍《曆朝備對》,王珪《六朝會要》為起點,大佬們紛紛開始出麵刷存在感。

王安石上改定《詩》、《書》、《周禮義》誤字,趙頊詔錄送國子監修正。

司馬光上《商周甲骨金石文字考編》,趙頊命內書坊刻印,頒賜兩製以上大臣。

皇家理工學院陳昭明,鐘山理工學院趙宗佑,上了聯合著作《水文考算》,其中明確規定了水文原始記錄表,水文台賬,水文統計表的標準格式。

而其核心,卻是一套複雜的計算公式說明,光參數就包括了流域麵積,河長,坡降,流域中心十二時辰點雨量,點麵折算係數,產流係數,地理參數,彙流參數等一係列的計算單元和折算表,時程分配表等折算表格。

然後通過六步三次的複雜計算過程,得到洪水過程表,可以預測出洪水過程,洪峰高度,洪峰經過關鍵節點的時間。

一本書就是在講這個複雜的算法是怎麼得來的,要是沒有簡化符號,和橫式公式,這書還得厚上兩倍。

趙頊才翻到第五頁就感覺一個頭兩個大,趙宗佑和陳昭明,簡直就是逼死大宋文科狗的兩尊大神。

算了,唰唰翻到最後,一個簡單舒適的表格擺在了麵前。

六個步驟,每個步驟對應了一個資料參數查閱表,第一步,根據實際測量得到的幾個簡單參數,套進表裡,查到一個數值;

第二步,根據這個數值和另外兩個參數,查閱第二個表,又能得到一個參數。

就這樣一層層套下去,最後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洪水過程表,而中間那些原理,公式,統統可以忽略。

這下就舒適了,可行了,就算州府裡的師爺會計,也能用。

此外還有一本,裡邊的圖表更多,是以蘇油和司馬光十年前《河情谘要》為基礎,詳細考察了十年來水文的變遷,然後根據地圖等高線數據,提出了汛期分洪的概念。

汛期分洪,來自陳昭明的大膽創舉,但是其真正的關鍵,卻是行洪口必須堅固,抗衝擊,不會行洪行著行著,真的變成了潰壩。

好在如今的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此外,黃河泥沙問題,已經為宋人所明了,黃河之所以這麼難治,就是下遊河道泥沙淤積過快所致。

蘇油十年前尋找的幾個衝沙區,雖然廣植了植被,但是力度明顯還不夠。

不過洛水,涇水的治理工程非常見效,陝西路轉運司奏報,涇河在擴大沿河植被覆蓋,家畜去勢去尾圈養之後,河水裡的泥沙量逐年降低,去年更是在春秋兩季,出現了“河清”的現象!

涇河的水文環境,與黃河其實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說,黃河攜帶泥沙的問題,並非不能根治!

其實蘇油自己都想不到,涇河能夠在十年內就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不過聯想到真實曆史上的明末大亂,四川在短短五十年裡,從重慶到成都,大半個四川幾乎被森林重新覆蓋,縣城裡邊都開始跑老虎的記錄,似乎又很合理。

畢竟現在的森林植被恢複起來,比人類進入現代文明之後,速度快得多。

趙頊下詔,命都水監,河渠司詳細考察河情,尋找流沙區,以及適合作為行洪口的沿河地理位置,為下一步治理河道作準備。

此外,鑒於今年嚴峻的水情,繼續維持撥款,堆高內黃、濮陽幾處重點水利工程。

同時,命王克臣為安撫使,主持救濟四縣災民。

戊午,上四新軍,皇家軍事學院,司天監,皇家理工學院專家組,都水監,河渠司,以及沿河抗洪救災立功人員,抵達汴京城,接受趙頊的接見和嘉獎。

京中百姓自發湧出東門,夾道迎接。

是夜,彗不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