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聞太宗嘗遊金明池,召田婦數十人於殿上,賜席坐,問以民間疾苦,勞之以帛。
太宗興於側微,民間事固無不知,所以然者,恐富貴而忘之故也。
真宗乳母秦國夫人劉氏,本農家也,喜言農家之事,真宗自幼聞之;
及踐大位,鹹平、景德之治,為有宋隆平之極,《景德農田敕》至今稱為精當。
自非大開言路,使畎畝之民皆得上封事,則此曹疾苦,何由有萬分之一得達於天聽哉!
是故先帝之法,其善者雖百世不可變也。若王安石、呂惠卿等所建,為天下害,非先帝本意者,改之當如救焚拯溺,猶恐不及。
昔漢文帝除肉刑,斬右趾者棄市,笞五百者多死,景帝元年即改之。
武帝作鹽鐵、榷酤、均輸算法,昭帝罷之。
唐代宗縱宦官求賂遺,置客者,拘滯四方之人,德宗立未三月罷之。
德宗晚年為宮市,五坊小兒暴橫,鹽鐵月進羨餘,順帝即位罷之。
當時悅服,後世稱頌,未有或非之者也。
況太皇太後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乎!”
蘇油大驚:“司馬公,這道奏章上不得!否則即入小人彀中也!”
司馬光問道:“為何?”
蘇油現在心裡充滿了蔡確當年對上王珪的無奈:“司馬公是受了朝中流言蠱惑的影響,如今有種說法,乃陛下當三年無改陛下之道,是為誠孝,否則是不孝,對吧?”
司馬光點頭:“正是,所謂‘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道奏章正是針對此說,勸太皇太後堅定信心。”
“明潤卻因何說是入小人彀中?”
蘇油心裡狂翻白眼:“司馬公,不管是以子改父,還是以母改子,落腳點都在一個‘改’字上。”
“但是我覺得,不管是司馬公之改,還是太皇太後陛下之改,所改者,乃不良之法,而絕非先王之道!”
“這一點,一定要辨析明白!”
“先帝在日,已容我在汴京改了青苗、市易,在陝西改了保馬、保甲,而他自己,親自下旨在汴京改了免行,在相州改了保馬。”
“可見先帝之誌,從來都在善體元元,不憚改正。”
“我們如今所為,正是秉承先帝誌道之要,以富國安民為務。”
“法利於國家百姓者,存留之;不利於國家百姓者,去易之。”
“元豐以來,先帝一直就在踐行此道,怎麼能說陛下如今是改了先王之道呢?”
呂公著在這方麵遠比司馬光強:“對!明潤這番話才是正理,幸好君實你讓明潤看了,不然這道奏章上去,就坐實了改易先帝之道的口舌!”
蘇油毫不客氣地拿起桌上汽燈旁的火柴,直接將司馬光的這道奏章給點燃後丟進火盆:“相公,宰執之要,在調和鼎鼐,平息矛盾,而不是激發矛盾和衝突。”
“朝中如今已經夠亂了,大失元豐五年以來的清寧氣象。”
“禹玉相公就算身有百短,這一點之長,也足值相公明鑒。”
說完對司馬光和呂公著深揖一禮,轉身離去。
司馬光目瞪口呆地看著火盆裡的紙灰,好一陣才反應過來:“這小子他直接燒了我的奏章!連王介甫都不敢!”
“奏章沒上去之前,就不能叫奏章。”呂公著嗬嗬笑道:“明潤終究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君實,有他拾遺補闕,吾輩無憂也。”
司馬光有些擔憂:“太皇太後那裡,我薦明潤為尚書左丞,晦叔你薦其為同知樞密院事,都被留中了,也不知到底是什麼個意思……”
呂公著歎息一聲:“明潤這樣的特例,不論年歲隻論資曆,怕是給個同軍國平章事方才妥當,但這事隻能出於中旨,奏章可是無人敢上啊……”
司馬光也歎息:“那就再等等看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