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6104 字 5個月前

“臣也有錯,之前五日之期,從這問卷上看,的確是太想當然了。”

“數日前蔡京過府,告訴我開封能在五日內複差役之法,卻不代表其餘地方也能做到,當時臣隻以為他是在矜功,卻沒有多想。”

“如今看來,時間的確不夠,不如寬展州縣一些日子,先用司徒之法調查京周,製作問條,再用陛下之法,將時間追回來,三月之後,再議役法,如何?”

高滔滔這才說道:“官家那日從學堂歸來,說司徒曾經跟他說,役法牽扯到天下之廣,務必慎之又慎。”

“應該查清事實,因地製宜,詳議熟講。最終的目的,是以天下人的利益為先,是讓天下百姓,不再為差役所苦。”

“在這個目的之前,任何人的觀點,他的,司馬學士的、章惇的,甚至官家和老身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根據調查所得的事實,發現問題,然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

“大家相爭,乃是為國,而不是爭什麼勝負、鬥什麼意氣。”

“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章惇,朕今天容忍你,是因為你駁斥司馬公的意見當中,也算有幾分道理在裡麵,明白嗎?”

章惇再次狼狽躬身:“陛下英睿,太皇太後聖明,剛才是臣愚鈍激奮,做得過了,臣,臣給司馬公道歉,給陛下和太皇太後道歉。”

高滔滔說道:“那今天就這樣吧。對了,蘇油從中牟轉來一封信,是畢仲遊寫來的,稱其中見解也有些見地,可供參考。”

司馬光從趙煦手裡接過書信:“畢仲遊?他現在是衛尉丞吧?”

呂公著說道:“是,畢仲遊因陝西酬運糧秣之功,升將作監丞,這不是司徒長公子去了將作監嗎,因此便暫時調畢仲遊去了衛尉寺。”

司馬光也反應過來:“對呀,蘇明潤給蘇軼定的親,就是畢仲遊的幼妹,是該避嫌。”

將信打開念了出來:“昔王安石以興作之說動先帝,而患財不足也,故凡政之可得民財者無不舉。

蓋散青苗,置市易,斂役錢,變鹽法者,事也;

而欲興作,患不足者,情也。

蓋未能杜其興作之情,而徒欲禁散斂變置之法,是以百說而百不行。

今遂廢青苗,罷市易,蠲役錢,去鹽法,凡號為利而傷民者,一掃而更之,則向來用事於新法者,必不喜矣。

不喜之人,必不但曰不可廢罷蠲去,必操不足之情,言不足之事,以動上意,雖致石而使聽之,猶將動也,如是則廢罷蠲去者皆可複行矣。

為今之策,當大舉天下之計,深明出入之數,以諸路所積之錢粟,一歸地官,使經費可支二十年之用。

數年之間,又將十倍於今日,使天子曉然知天下之餘於財也,則不足之論不得陳於前,然後新法可更而無敢議複者矣。

勢未可為而欲為之,則青苗雖廢將複散,況未廢乎?市易雖罷且複置,況初罷乎?

役錢、鹽法,亦莫不然。

以此救前日之弊,如人久病而少間,其父子兄弟喜見顏色而未敢賀者,以其病之猶在也。”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畢仲遊的意思,是新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撈錢,如果錢不夠用,根本問題不解決,不管怎麼廢,最終都會死灰複燃。

然而錢並非不夠用,而是地方將國用截留了太多,畢仲遊建議將財政權完全收歸國家,從根本上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

財政問題解決了,役法問題同時也就解決了。

手段有點想當然,但是思路卻不錯。

蘇油之所以要給宰執們看這封信,是因為畢仲遊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的建議,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司馬光不由得悚然而驚:“畢仲遊料畫精明,臣在洛陽亦有所知,然此議也未免太過空談。”

“他的意思,是國家錢糧,一歸戶部管理,地方不得插手,此舉比役法更難。”

“再說了,若國家有二十年之積,那臣等所議這些問題,還是問題?”

呂公著說道:“當年明潤治開封,雖然也是大興工役,擴汴渠,修城池,但日給三餐兩百錢,役後還能領地,又有四通營造司分派役務,役夫們乾得歡喜。”

“當時連碼頭扛活的力夫都主動去參加役務,還被船行投金匱告禦狀,陛下調用了一部廂軍,才解決了汴京碼頭商號的上下貨問題。”

“然諸臣非皆有明潤之能,大宋亦非處處皆繁華如汴京。若是國家有二十年之積,那差役免役又有何分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