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109 字 9個月前

“如今的黑汗王哈桑,是第一任東汗國之主蘇來曼之子,蘇來曼是一位比較開明,允許多種宗教在國內共存,拒絕天方教的人,也不會受到虐待,重視文教、耕牧、工技,被稱為‘知識和宗教的朋友’。”

“不過後來其與兄弟博格拉汗發生征戰被俘,被取而代之。”

“博格拉汗在位僅十五個月,便讓位於長子侯賽因。但是博格拉汗的一個妃子毒死了博格拉汗及其家族中許多人,扶自己年幼的兒子伊卜拉欣登上汗位。”

“因得位不正,國家陷入內亂,伊卜拉欣攻打巴爾斯罕城時,被該城領主打敗,被俘後處死。”

“伊卜拉欣的叔父馬赫穆德宣布自己成為大汗,自稱托黑魯爾·喀喇汗。曾率領四萬***打敗了七十萬’異教徒‘的進攻,並渡過伊犁河與額敏河,奪取了但是西汗國以東地區。”

“短暫中興之後,馬赫穆德身死,由其子奧瑪爾繼位。”

“然而僅兩個月後,就被如今的汗王,喀什噶爾城主哈桑取代。”

“哈桑之所以能取代奧瑪爾,重新奪回父親的汗位,靠的就是其父留給他的大批懂得治政的文臣,通過貿易、手工業、鋼鐵,在喀什噶爾城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強大的實力。”

“不過如今看來,哈桑已經日漸昏聵,尤其是在逼迫國民信教,驅逐屠殺不信教百姓這件事上,孰為不智。”

章惇冷笑道:“不過衛懿公、梁武帝之流,且地狹而民寡,此自取滅亡之道也。”

高滔滔有些想不通:“京師大學堂裡兩位信奉天方教的高士,庫羅與艾爾普,亦是敦厚長者,老身在京師大學堂聽其講解胡經,亦大體頗近勸善之說,如何卻成了殘害百姓的東西?”

劉摯說道:“當年王荊公推行新學,蘇軾就曾經評價:‘王公之學,非不善也,惜不容人。’”

“想必黑汗王也是如此,且以刀劍相逼迫,更是倒行逆施。”

呂大防是首相,見大家越聊越遠,趕緊說道:“今日會議,非論道也,如今蘇元貞、章楶上奏稱河西寧夏擾動,今日連東路弘傳吉多大師都上書宣稱賀蘭山北韃靼諸部也開始蠢蠢欲動,要去西域解救佛徒。朝廷終歸需要拿出一個章程。”

章惇說道:“要什麼章程,此等不義之邦,平滅了就是。”

呂大防趕緊說道:“哪裡如此輕易?黑汗非我蕃國,絕貢多年,雖國主昏亂,我大宋有何理由乾預?”

“其**力也不容小覷,剛剛晁軍機都說了,萬五重騎,三萬驍銳,十萬仆從,且去玉門五千裡,中間有沙漠、戈壁、遊蕩之河,亦非旦夕可至。”

韓忠彥是樞密使,不可能不在軍事上發表意見:“的確艱難,首先是師出無名,其次是勞師遠征,徒廢糧秣。”

“從沙州出發,隻能走祁連、昆侖、蔥嶺一線,五千裡路途先不說,中間還要提防側翼的西州回鶻,畢竟他們與黑汗同文同種。”

“而且就算戰勝,我朝又能得到什麼?以臣所見,此鞭長莫及之區。”

“不過如果放任不理,任由黑汗佛徒被屠戮,寧夏、於闐,甚至青唐,隻怕百姓們會對朝廷生出異見。”

“臣思量能否讓兩路弘傳活佛呼籲信眾冷靜,由大宋派遣使臣去黑汗國宣喻,若是不能容納佛徒,可否交由大宋來安置?河西祁連賀蘭之間,哪裡容納不下?”

呂大防表示反對:“這些人如何落籍?如何管理?河西走廊乃西路經濟命脈,朝廷免稅十年,方才爭得民心。這些人不來,動蕩尚在河中,若是放入玉門,卻不是將麻煩帶入國中?萬萬不可。”

熊本才進兵部尚書,不過他是常年在外帶兵的人:“呂相此言有理,河西納土不多年,且蕃漢間雜,其中難保無異心者,大宋迭選賢臣,方才調理柔順,萬不可有一絲動蕩。”

“不管朝廷要如何解決,那也必須是在國門之外解決!”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今寧夏河西人心攪動,臣以為如箭在弦,不得不發。”

“若朝廷隻以敷衍綏靖為事,必大失民望,諸臣十餘年兢兢業業之功,一朝斷喪!”

“樞相所言遣使相責,想當然耳!黑汗王連囚禁追殺活佛的事情都做得下來,絕沒有和談的可能!”

“大宋必須出兵,就算不為了黑汗國的佛徒百姓,也是為了穩定寧夏、青唐,為了爭取白韃阻卜的人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