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575 字 8個月前

官府催促緊迫,民間苦不堪言。

因為役丁缺乏,官府隻得再次伸手到了去年已經完成了艱苦役務,將糧食送往倒塌嶺,幫遼人扛過第一波韃靼攻勢的渤海人身上。

如今任何國家,役務都是沉重的,一般承擔過役務的人口,朝廷三年之內不能重複派役。

就連以忍耐著稱的大宋百姓,都能因此衝擊王安石府邸,何況從來就沒有平靜過的渤海部。

於是渤海人終於再次爆發了,遼陽頭下軍州奴隸首領古欲,率領“無賴”們,聚集起事。

二月,壬辰,古欲帶領十幾個豪俠少年,在黑夜裡翻牆進入留守府,誅殺了蕭保先全家老幼,然後放火燒了留守府,並在東京城燒殺搶掠,使遼國東京立即陷入大亂當中。

之後古欲攜裹亂民,連接奪了遼陽軍庫、糧庫,聯絡周圍頭下軍州和渤海礦工,一時間聚集起三萬多步騎,據地叛遼。

遼陽是遼國的基業根本之地,耶律洪基大驚,命燕王耶律延禧、宰相王經、都統蕭陶蘇斡平叛。

留守遼國本部的燕王耶律延禧調重兵圍剿,前後兩次進攻,皆被挫敗,古欲聲勢更加浩大。

遼陽也是王經的基本盤,渤海人造反,他也心痛得不行,上奏耶律延禧,要平息此亂,必須用到一個人——大公鼎。

大這個姓氏非常特殊,是原渤海國王族。

大公鼎幼年時莊重有誌,長大後好學。遼道宗鹹雍十年考中進士,曾先後擔任過沈州觀察判官、興國節度副使、長寧軍節度使、南京副留守。

大公鼎雖然出身渤海王族,但是對遼國忠心耿耿,且是遼朝少有的清官乾員。

接到任務,大公鼎上書,認為民力已儘,不能再催壓,要求立即停止遼河水利工程,減省搖役,對被攜裹參與暴亂的百姓,實施招誘,隻誅首惡。

火燒眉毛之下,耶律延禧和王經不得不從,加大公鼎東京戶部使,命其安定東京。

大公鼎單車入郡,向百姓曉以禍福,宣揚自己從燕王那裡要到的寬厚政策。

當時京中已然人人自危,大家都持械自保,甚至相互攻伐。

聽聞大公鼎到了,眾人扔下軍器,紛紛叩拜:“隻要不欺壓我們,我們怎敢不聽明公的號令。”

搞定東京城後,大公鼎又驅車出城,曉諭周邊。

沿途盜賊充斥,然而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後,都在馬前叩頭,請求改過自新。

大公鼎發給他們憑證,讓他們回家恢複舊業,其餘盜賊聽說,也是接踵而來。

不到十天,大公鼎將境內的賊盜全肅清,隻剩下古欲等最初起事的匪首和握有人命的頑寇。

古欲見事不可為,帶領部下和搶劫到的金銀珠寶,離開遼境,往東投靠了女直去了。

耶律延禧上章給大公鼎請功,耶律洪基拜其為中京留守,賜貞亮保節功臣。

鑒於當時人心動蕩不安,還有可能發生變亂,大公鼎請求耶律洪基布施恩惠,頒布特赦詔書,予以安定。

耶律洪基照準。

經過了兩個月的動蕩,遼陽府總算是安定了下來。

但是這場動亂發生在遼國的腹心之地,帶來的損失非常的巨大。

霖雨帶來的災害,不會因為渤海人造反就不在了,反而會更加的嚴重,需要整修,否則會影響產量。

受到水災的莊稼地,需要補種,搶種。

還有就是渤海人造反之後,婆娑嶺的煤礦與鐵礦幾近癱瘓,日產五千斤鐵廠可是不會等料的,遼陽府的礦料儲備眼看就快要到底。

但是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丁力,然而遼陽的丁力缺口非常的巨大。

而且更關鍵的是,鐵礦和煤礦的技術骨乾,卻是擅長冶煉之術的渤海人,這些人也是起事時的先鋒,如今要不身死,要不就被古欲帶去了女直。

而且在危機過去之後,王經和大公鼎兩人,在政見上也發生了重大分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