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蘇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劉奉世
紹聖元年的九月,是一個大豐收。
包括河北四路。
除了遭遇災害的漳河流域,哪怕是地震,對太原的影響都不大。
不過也正因為漳河的這次災害,徹底改變了大名府的農業結構,玉黍和土豆,成了這一帶今年栽種最普遍的作物。
李辛娘的吳家莊倒是不在此列,辛娘眼光老辣,她全部補種了高粱。
然後通過釀酒產業,將糧食和錢賺回來。
高粱對釀酒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高粱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其他糧食作物無法產生的一些芳香有機物,對酒的醇厚和芳香具有重要作用。
和董非的燒刀子主要走外貿和賣給國內中下階層不一樣,吳家酒莊的美酒,市場主要在內地和中上階層。
因此高粱就非常重要了。
除此之外,高粱秸稈含糖量也頗高,牲畜也喜歡吃。
新任戶部尚書劉正夫上奏朝廷,請許以玉黍、馬鈴薯加入國家糧稅序列,隻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些地區必須建設有玉黍加工廠和澱粉加工廠。
對地方上來說這是一項具有無儘好處的措施,對老百姓來說更是如此。
明明是高產的好糧食,但是因為保質期問題朝廷就不收,自家又隻能保存半年,這就導致想多種都受限製。
除非養豬養雞鴨。
但是養豬養雞鴨都滿足之後,想繼續擴大種植麵積,就不太可能了。
一家人能伺候五頭大肥豬就已經是極限。
現在好了,加工問題國家幫助解決後,兩種糧食的保管期就從半年變成一年,如果保管得當,極限甚至到三年都還能吃,這就達到了小麥和稻米的水平。
國家商品糧庫,今後會主要流通這一部分,口子就算是打開了。
這將給國家農業稅收帶來一個可以預見的增長期,蔡京這機靈鬼立即上奏,表示支持劉正夫的辦法,同時提出加強版,國家正式改革稅製!
深水區,這無疑是進入了真正的深水區。
國稅地稅分離,不僅僅是曾經困擾過後世的大問題,也是從封建王朝成立開始就一直存在的大問題。
問題的核心就是中央和地方怎麼分稅收這個大饃饃。
另一時空的蔡京,因為慫恿宋徽宗搞“豐亨豫大”,拋棄國家預算製度,又搞“以新換舊”,將一百多年來一直堅挺的鹽引製度搞壞,導致國家經濟徹底崩潰。
因為“前科”過於嚇人,所以蘇油在許蔡京投靠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他研究張方平的《金融論》,並且還要沉心研究國朝稅製,還必須寫出像樣的論文來。
關於經濟、金融和稅收,一直是兩人信件來往當中的重要話題,數十年間從未中斷過。
因此這個時空的蔡京,從《寶泉引綴》擺上趙頊案頭那一天起,就已經成了毫無爭議的國家宏觀經濟專家。
大宋的稅收主要是國稅,名義上,基本都是國稅,國家財富集中於京城,所謂“天下貢賦輸汴京”。
地方有需求,就要打報告申請,獲得批準之後才能截留一部分。
這種抽乾水的體製,雖然保證了中央政權的安穩,但是卻造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嚴重受限。
而國家的水最終還是來自於地方,這就導致了一種惡性循環。
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水越來越少,最後造成的依舊是國家的大衰弊,想抽水,結果連井都乾了。
還有一個痛點,就是苦於地方用度不足,地方官們就開始有針對性地設計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然後將之加到治下老百姓的頭上。
如果將玉黍和土豆兩種高產作物納入農稅稅源,無疑就拓寬了地方增加稅收的空間,蔡京認為時機已然成熟,可以將自己和司徒討論過很多年的稅製改革提上日程了。
國地分離。
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將商稅收歸國有,農稅分作兩部分,按照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