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終於開始了。
李夔在對麵半山用望遠鏡觀察前方,對韃靼諸將說道:“彼張蓋者,必遼皇與額特勒也,今日當留意取之。”
吉達見敵軍已然開始行動,對李夔說道:“羽厥和拔裡古昨日前去打探敵勢,如何到今日都沒回來?”
李夔說道:“無妨,我親自去指揮左翼。”
吉達說道:“我隨軍師一起。”
李夔笑道:“正要借太尉重騎,以壯聲威。”
左翼的烏古部輕騎見對山敵人已經越過山底的小水溝,朝自己壓來,而自己的酋長與族中精兵卻又不在,正自驚惶間,卻見後方山坡上,阻卜太尉和軍師的大旗開始移動過來。
跟隨大旗的,還有六千耀眼的具裝鐵騎與六千解活弩兵。
韃靼人本來就勇武,現在自己軍中的最強武力和最高兩位指揮來到這邊,烏古部頓時就有了主心骨,歡聲震天。
李夔來到軍前,對烏古部喊道:“你們的酋長羽厥,還有敵烈部的酋長拔裡古,現在就帶著兩部精銳,埋伏在遼皇的背後!”
“此次進攻,我們為何要選擇寧州?吉達太尉,為何要在此堅持這麼久?”
“因為這裡離上京臨潢府,契丹的首都最近!”
“今日一戰,是我們最好的機會,改變整個金山南北、上京道、中京道格局,攻入上京,推翻契丹殘暴統治的機會!”
“烏古敵烈兩族的男兒們,契丹人奪了你們的草場、牛羊、馬匹,殺害了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兒,將你們趕到千裡之外的金山西麵。今天,就是你們血債血償的機會!”
“你們的統領乾冒奇險,現在就在等待遼軍全部壓上,等待他們後方空虛,等待發動決死一擊,陣斬遼皇的機會!”
“隻要大敗對麵的遼狗,一次,隻需要再勝一次,他們就完了!”
“渤海人、女直人、室韋人、回跋人、漢人,天下苦契丹久矣!”
“隻要我們再勝一次,就這一次,天下諸族,必將群起而攻之!”
“記住,今天,是你們的族群,是全體的韃靼人、渤海人、女直人、室韋人、回跋人、漢人,重新堂堂正正站直身子,不再為契丹奴役的最好機會!”
“我們和契丹血戰了這麼久,不就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
“但是對麵的契丹人還很強大,要得到這樣的機會,我們就必須鼓起最大的勇氣,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付出最大的犧牲!”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勇士,無論是誰!哪怕是我,也曾經害怕過,怯懦過!”
“但是今天不一樣,我不管你們曾經是什麼樣子,我隻要求今天,就今天,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像最勇猛的戰士那樣去戰鬥!”
“隻要箭矢還沒光,你們就射;隻要刀子還沒斷,你們就砍!要讓遼皇不斷派出自己身邊的軍隊,將他們吸引到我們這裡來,儘量多的吸引到我們這裡來!”
“今日是決定諸族命運之戰,成敗一舉,非死即生!”
烏古部雜牌們被李夔的一番言語刺激的熱血賁張,整支軍隊的氣質為之一變,紛紛抽出五花八門的武器:“成敗一舉,非生即死!”
遼軍倚北山而來,戰法還是傳統戰術,以千人為一隊,輪流撞擊烏古部組成的右軍。
永安山北麓,立時殺聲震天。
烏古部身後,弩兵們開始居高臨下,施放鶴脛弩。
尖銳的弩矢呼嘯著沒入前方遼軍的人叢,密集的箭雨將遼軍射得人仰馬翻。
而陣前的烏古人,則拿著小盾,手持短兵如鐵錘、戰斧、彎刀,號呼跳蕩,一時將輕騎們都壓製了下去。
然而遼軍這一次聲勢浩大,軍力不下十萬,騎隊依舊前赴後繼的湧來,
烏古人雖然勇武,很快也有些扛不住,陣腳開始鬆動。
吉達見情勢不妙,將頭盔麵罩抹下,一振長槍就準備率領重騎破敵,卻被李夔一把攔住,沉聲說道:“太尉稍安勿躁,離敵軍入彀還早著呢,還不到動用重騎的時候。能壓住陣腳就好。”
吉達急道:“這不是我韃靼人的打法!”
李夔說道:“太尉要看全局,遼人大部,還在白駝溝的那邊。”
說完對身邊一名裨將道:“張誡,帶你手下衝一下,注意彆衝到弩箭範圍裡去了。”
那名裨將早就按捺不住,聞言抽出騎刀:“得令!”,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