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麵的宋人很夠意思,扁罐派出一支勘探隊,在這一帶山中找到一處富礦,主動邀請蕭茯苓共同開發,所得的金子一家一半。
然後大量的大宋商貨,又成為兩家之間的貿易物資,山城如今相比去年,日子是好過得太多了。
前日接到丞相鈞令,要求放開道路,允許大宋軍隊入境,幫助大遼守衛遼陽。
蕭茯苓完全沒有意見,小老弟乃是宋人統治四州的高官,論身份比自己高得太多,平日裡受了不少的好處,但是卻不敢妄攀交情,現在可好了,兩人在開州難得歡會一場。
如今更是同仇敵愾,蕭茯苓搜羅了城中全部的軍馬,供扁罐的新軍趕路,還豪爽地拍著胸脯,跑死了都算哥哥的!
也是,兩月時間裡,扁罐的探礦隊直接炸開金礦,讓兩家能夠挖掘以前垂涎而不可得的“岩脈”,產量相比過去在河裡淘沙子,高出了數倍。
開州城一年得過去十年之利,又能夠采購大量物美價廉的宋貨,這些都是小老弟帶給自己的福分。
遼東馬匹價格便宜,蕭茯苓如今守著金窩子,不差這點錢!
四百裡山路,扁罐隻用了四天,便趕到了遼陽。
來不及與王經和蕭瑟瑟細談,扁罐在遼陽換了馬,便帶領軍士奔赴錦州。
將士們身上穿著的,都是造城的工程兵的灰布衣服,沒有勳表軍銜,隻以隨身武器區分階級。
名義上,他們都是義勇軍。
他們的嚴格的軍紀和行軍的速度,帶給王經等遼國南院朝野極大的震撼,私下裡,將這支部隊稱作“飛虎”,將扁罐稱為“飛將軍”。
隻用了七天,義勇軍便從鴨淥江口的珠州,部署到了遼東門戶錦州,扁罐他們出現在城外的那一刻,知州馬彬才剛剛從紅翎使節手裡拿到王經發來的急報!
一日一百一十裡,這是遼人都做不到的行軍速度!
其中的關鍵,就是扁罐一行的足供半月行軍的乾糧。
錦州,中京入遼東的咽喉要地,依山臨海。
“由榆關東北傍海行,經遷州八十裡至來州,八十裡至隰州,八十裡至桃花島,一百裡至紅花務,九十裡至錦州。”
“出榆關以東行,南瀕海,北限大山,儘皆粗惡不毛,至山,忽峭拔摩空,蒼翠萬仞,全類江左,乃醫巫閭山”。
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嶽五鎮之一。
在遼語裡邊,醫是“血紅色”的意思,巫閭意為“母鹿”,因此,“醫巫閭山”在遼語裡,其實就是“赤鹿山”。
相傳遼太祖時期,太子東丹王耶律倍在此讀書,山中還有諸多曾任南京鎮守的遼國王子,以及他們的妃子的墓葬。
錦州太守叫馬彬,是遼國著名的大賢臣、大清官馬人望之子。當地有名的閭山書院,就是馬家的族學之地。
扁罐匆匆與馬彬交代了後勤事務,尋即接手防務,也不擾民入城,而是在城外閭山險要之地,建立陣地。
在馬彬眼裡,這支軍馬處處透著古怪。
不結營,不紮寨,風餐露宿,天天拿著一種鏟子在山坡上挖掘壕溝,填堆麻袋,砍伐鬆木。
怎麼看都不像正軍,倒似一支勞役隊伍。
不過軍隊的風範氣貌倒是讓馬彬佩服,真真的秋毫無犯,百姓們送去牛羊,回來歡天喜地地告知自己義勇軍還給錢!舶來錢!
馬彬不禁對百姓們的態度又好氣又好笑,軍隊的任務是禦敵,不是做慈善。
幾枚銅錢有什麼值得高興的?!魏王的大軍要是擋不住,看你們這些人還高興得起來?!
馬彬飽讀詩書,家學淵源的清廉氣節,因此認死了晉王,見援軍不太靠譜,早將族中子弟儘數武裝起來,已經做好了城池不守,闔家死難的準備。:,,.,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