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試燒(1 / 1)

蘇廚 二子從周 2669 字 5個月前

第二十二章試燒 回到自己房間,李媽接到他,說道:“少爺今日辛苦,對門程夫人送來了幾套衣服,是九二郎和九三郎小時候用過的,說先讓少爺穿著,新衣夫人正在趕製。” 蘇油說道:“李媽也辛苦,我穿衣服不挑的。看來李媽也是姻伯使老的人了。” 李媽笑道:“可不是,看著對門兩位郎君長大的。” 九二郎就是蘇軾,九三郎就是蘇轍,九二九三是他們的排行,兄弟倆到老往來信件裡還常常用此稱呼,可見蘇家是一個多大的家族。 坐到書桌前,點燃油燈,蘇油取來紙筆,寫下今天經曆的重點和明天計劃要做的事情,又看了一遍覺得沒有疏漏後,這才打開書本學習起來。 次日清晨還是早早起來,蘇油寫了封信,告知伯爺自己在眉山城裡的狀況,讓他放心,並讓他從自己房間櫃子裡取兩套牙刷,兩盒牙線一並送來。 吃過早飯,將信交給程文應幫忙托人帶到可龍裡,蘇油和八娘準備再次去陶坊,程文應則叫來製墨工頭,也就是李媽的丈夫老韓,以及雕版工頭老於,商量彩印的事情。 臨出門時,蘇油又靈機一動,轉回書坊對程文應說道:“姻伯,我又想到了一個主意。” 程文應就笑了,這侄兒,每個主意都是錢啊,就有一點不好,事趕事的太忙:“你說你說。” 蘇油道:“其實很簡單,侄兒在想我們不是正在試驗活字嗎?能不能在套印雕版的最後一版的下方,留出部分空格排活字?” 程文應有些懵:“有何用處?” 蘇油說道:“於工可以先著手雕一些數字的活字,將彩畫下頭排成每個月的日曆,加上節氣,這樣一套十二張彩畫印出來湊成一本,正好是一年的時令日期,掛於牆上可以翻看。這樣除了有裝飾功能,還能實用,買畫的人可以查看今日到底是哪月哪天。” 程文應聽得一愣,隨即興奮地一合掌:“妙!這樣同一套雕版,每年都可以重複使用,隻需要將下麵的數字重新排過就成!” 老於也在旁邊笑道:“當真妙極,活字排書暫時有難度,可畫曆篇幅巨大,字數又少,便無需如書冊那般精細,哈哈哈,這就可以算是我們書坊第一樣活字成品!” 程文應笑得像一隻吃到雞的狐狸:“關鍵是賣一張變成賣一套,這價格就上去了,老於趕緊查查每月都有哪些菩薩誕辰,我們第一套先弄這個!下一套再弄三清六禦三官大帝,然後十二花神!” 蘇油一聽笑得不行,這老頭隻要給一個思路,接下來的內容充實無比,這是諸天神佛都儘入彀中! 由得三老頭喜笑顏開地熱烈討論,蘇油出來和八娘一起前往陶坊。 陶坊自有小窯,是饅頭窯,燒製臨時性小批量訂製產品用的。 今天蘇油又帶來了一包鹵料,彆的先不忙,昨天醃製的牛肉撈出來幾塊,指揮廚娘泡水裡去除多餘鹽分,再用開水滾過,免得產生浮沫,接著用熱水洗淨後下鍋小火鹵上。 然後才開始處理泥料。 處理之前,先將牛骨取來,送入小窯中燒製。 隨意拋著手裡的膽丸,對二十七娘說道:“看看你們家的石英。” 二十七娘嚇得臉都白了,指著他直跳腳:“你……你你……” 蘇油不由得歎氣:“釉料秘方是吧?都有兩成到兩成五的石英粉唄,這也是秘密?” 二十七娘跳上來一把堵住蘇油的嘴:“再說我就要滅口了!” 見蘇油不再說話,二十七娘這才小心地鬆開手,隻留了一條縫,準備隨時重新給蘇油堵上嘴。 蘇油甕聲甕氣地說道:“好吧,彆的我不問,我就看看你家石英粉成不?說不定是你家改善石英粉品質的機會喲。” 二十七娘這才鬆了口氣,白了他一眼,對史大說道:“將石英粉拿來給小油看看。” 傳統釉料配方,即便在後世都是秘密,蘇油和後世瓷器坊的非遺傳承人關係再好,在進行工藝整理的時候,這些東西彆人也不會告訴他的。 不過到了這裡,蘇油還有另一項神器,工業配方。 陶瓷業,尤其是瓷磚廠,也是他當辦公室科員的時候常跑的地方。那些配方,瓷磚廠的技術部經理都懶得對他保密,因為都是行業內公開的東西。 所以蘇油好歹能知道個大概。 如今他最感慨的就是,留心處處皆學問,當年在工作中記了一肚子的冷知識,竟然在千年前的大宋派上了用場。 牛肉鹵了兩刻鐘,蘇油讓廚娘將鍋子端起來放到一邊,肉繼續在裡邊泡著,然後掉頭檢查史大拿來的石英粉。 雜質挺多的,表麵的氧化鐵礦包裹物都沒有除去,這就是最原始的石英砂。 處理方法其實很簡單,眉山礦藏豐富,後世小企業小廠礦多不勝數。 當年市裡邊為了關停那些汙染嚴重的遊擊隊可沒少費腦筋。 它們用土法提純石英粉,所用的方法就是露天堆放,澆上酸液暴曬,用酸液將沙子表層的鐵礦膜變成可溶解的鐵鹽,之後任由雨水衝走,那汙染可謂嚇人。 不過硫酸鹽酸現在蘇油手上都沒有,隻好使用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也有好些種,比如通過磁極吸附鐵礦,或者用油脂讓石英粉浮起來,鐵礦粉沉下去。 不過這些方法目前還是不能用,隻能用土法,那就是加水濕潤,放入那個粗陋的球磨攪拌機,利用沙子間相互摩擦分離表麵的鐵礦,然後反複清洗漂水,讓水帶走細微的鐵礦粒子,留下相對較大的石英砂。 就這樣已經把二十七娘驚訝得不行了,石英砂被蘇油這麼一整治,光從顏色上就能分辨出來,品質比剛才好了不是一星半點。 這時候牛骨頭,連同蘇油要的那些壇子汽鍋,都已經燒好了。 讓史大指揮工人將牛骨碾成骨灰,蘇油去檢查自己設計的泡菜壇子。 等壇子冷卻之後,蘇油叫人取來一大盆水,燒了一束稻草扔進壇子裡,叫人翻過來讓壇口浸在水下,壇口將水吸得嘣嘣作響。 這就是壇子的密封性良好的標誌。 史家陶坊的手藝沒得說,他們正在從陶器向瓷器努力,因此這點粗笨東西一點問題都沒有。 蘇油對陶坊的工藝很滿意,這個作坊,其實隻需要解決爐溫問題和瓷泥釉料配方問題,立刻就能夠生產高品質的瓷器。 蘇油仿佛回到了幫助非遺作坊整理工藝時候,渾身都是勁,指點史大和工人們,將觀音土細粉放入陶鍋裡炒乾,同樣送入小窯燒製起來。 這個火不大,主要是通過煆燒去除一些可揮發性雜質。 最後得到了三種純淨的細粉——石英砂,觀音土,骨灰。 骨瓷的配方是公開的,百分之五十的骨灰,百分之二十五的石英砂,百分之二十五的高嶺土也就是觀音土。 但是這個配方在實用中會出問題,骨灰越多,瓷器燒製出來品質越好,但是泥料粘性會越差,這就加大了製胚難度。 另外燒製時收縮比也會越大,瓷器容易變形,導致成功率降低。 考慮到土法提煉的三種泥土,純度大打折扣,為了周全,蘇油便以標準配方為基礎,上下浮動改變了三種成分的各種配比,然後做了一個表格出來,用小酒杯做量具,精確配製出各種泥團,然後讓史大各取一部分,製成小泥板,分三批送入小饅頭窯,用三種溫度燒製。 低溫,中溫,高溫,在沒有溫度計的情況下,全憑窯工通過火眼觀看,這一手本事,蘇油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第一窯打開,史大和二十七娘如遭雷擊,目瞪口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