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換算成水溫,其實燒開也就九十六度。
得到了兩個刻度,中間差值正好是六十度左右,於是便很容易將每一度的範圍標示了出來。
這道題也非常有趣,溫度計比較小巧,如何能得出清晰的溫度指示呢?
學霸蘇小妹提供了完美的解決辦法,擴圓的半徑。
蘇油豎起大拇指表示佩服,然後製作出一個大圓盤,與溫度盒子成同心圓,這樣大圓盤上每度之間的間隔距離便放大了。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
這個簡單,因為刻度已經出來了,今天溫度十二度。
接下來大家開始猜母雞孵蛋時的溫度該是多少,這話題一時眾說紛紜,石薇便出主意,找一家孵蛋的雞試一試不就行了?!
於是一群娃子如蜜蜂一般從房子裡出來,看得八公直喊:“都快吃飯了,又要跑哪兒去呢?!小油你又要皮了?!”
連著找了好幾家,終於在五哥家裡看到一隻滿意的,石薇就拍手:“這隻大!這隻屁股坐得住!”
這隻老母雞不怕人,蘇油輕手輕腳將溫度計塞在母雞屁股下邊,老母雞扭了扭身子,把溫度計當新蛋孵了起來。
一群娃子蹲下來,手托著下巴圍著老母雞看,乍一看就跟他們也在孵蛋一樣。
這架勢搞得得五嫂和老母雞都很緊張:“油娃你彆亂來啊,不能老讓你們送來養不是,嫂子還指望著出小雞呢……”
十來分鐘後,蘇油又輕手輕腳將溫度計取出來,打開盒子,指針指著三十八度多一點。
母雞的正常體溫是四十到四十二度,傳導到種蛋上麵一般為三十八度到三十九度,這說明這個溫度計準確度還是非常高的。
蘇油哈哈大笑:“走,回家!”
一群娃子又烏泱烏泱地告辭離開,搞得五嫂莫名其妙:“這群孩子!打油娃回來,又要不消停了!”
前一天的剩飯剩菜還有不少,蘇油準備撿能煮到一起的煮一鍋大雜燴,然後就著涼菜鹵肉對付一頓。
張勝用剩下的竹材和稻草在昨天擺宴席的大灶周圍圍了個竹棚,拿掉鐵鍋,用石板蓋上,濕泥封上口子,灶裡隻留炭火,然後在灶台上麵鋪上稻草,準備作為孵化房。
蘇油出來叫人吃飯,對張勝笑道:“不錯,不用我再提醒,狗剩哥都知道接下來我們要乾什麼了。”
張勝笑道:“跟著小少爺學了這麼久,這點眼色還是要漲的。”
吃過飯大家接著挑燈夜戰,彆人加稻草,石薇和蘇小妹則拿著溫度計放在稻草上,監視溫度情況。
稻草鋪到三指厚度,溫度合適了。
鴨蛋比雞蛋孵化溫度要低一度,因此蘇油便將蛋分了兩層,下一層擺雞蛋,擺好蓋上稻草,上麵再擺一層鴨蛋。
第一批是實驗品,因此蘇油在照蛋時隻挑了發育基本一致的各三十枚進行孵化。
剩下的,留足娃子們吃的,那就皮蛋鹽蛋了。
第二天,蘇油開始領著娃子們用泥加稻草糊牆,作為保溫措施。
在屋子底部開了幾個窗口,內外用刷了桐油的薄絹蒙上,勉強解決光照問題。
之所以要開在底部,是因為冷空氣隻會停留在底部,而熱空氣得以在上部繼續保持。
不過這又多了個防老鼠的問題,蘇油隻好去找村裡人借來兩隻老貓守著。
可龍裡蘇家村又轟動了,油娃真的又開始亂來了!他這次要孵蛋!
幾天後,石富帶著石通,史大來修小窯,見到蘇油便一本正經地拱手:“古有母雞司晨,今有明潤孵蛋,了不起!”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