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阿囤赤尊
碉樓上的士兵見到隊伍到來,立刻吹響了牛角號,緊跟著,山穀裡響起了同樣的號聲,還有沉悶而奇特的鼓聲。
隊伍走進山穀,道路兩邊從帳篷裡湧出了很多的牧民,全都跪伏在路邊,雙手向天。
不少小娃子也在其中,抬著頭偷偷打量隊伍,整個部落,也隻有他們還敢抬著頭。
經過這個部落,眼前出現了一個平原。
平原被巨大的山嶺環繞,幾條溪流從遠處的高山上蜿蜒而來。
青草茂盛,牧人們驅趕著牛羊騾馬,讓它們在草原上飲食,嬉戲。
蘇油指著片平原:“這裡的草也不黃的!”
阿囤彌笑道:“這裡比眉山還南邊,就是地勢高了一些,好在有大山遮擋寒氣,因此草是不黃的。”
蘇油看著綠油油的平原:“姐姐,你們的祖先可是挑了一處好地方啊。”
路邊的人越來越多,又經過了兩三個部落,一個巨大的山坡上,出現了一座城。
說是城其實誇張了一些,不過已經是固定的居所,因為依坡而建,所以看起來頗為壯觀。
牆壁全是用石塊壘砌的,有些發白,房子是四方形,頂上沒瓦頂,而是一個個平台,還可以用來當做曬台。
大聚居區周圍,圍繞著一圈階梯狀的矮牆,將整個居住區域包圍了起來,關鍵位置同樣建有碉樓,烽燧。
城的頂上,一座巨大的石頭建築矗立在那裡,是鼓聲和號角聲的終點。
矮牆靠近穀口的地方,開著一道石門,一位身形健碩的老者,站在石頭門下,衣著華麗,一臉絡腮胡,身邊簇擁著幾個管事模樣的漢子。
阿囤彌縱馬上前,從馬上撲進老者的懷裡:“阿爸!想死我了!”
“哎喲我的寶貝小心一點!”老者便是二林部大鬼主阿囤赤尊,趕緊伸手將女兒抱住:“回來了就好,我的孩子們可算是回來了!”
人群中還有一個小孩,五六歲年紀,用倔強和不服氣的眼光搜尋著人群。
蘇油扶範先生下了馬,範先生便對那孩子招手:“元貞過來,你不是說老是念叨想見見大宋內地的小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嗎?這回帶了一個小哥哥來見你。”
見到範先生牽著蘇油的手,小孩的表情便轉為了妒忌,嚷嚷道:“這小破孩好弱!他肯定連弓都拉不開!”
喂到底懂不懂什麼叫禮貌?!到底誰是小破孩?!
蘇油都懶得搭理他,轉頭對範先生問道:“這小弟弟的名字,一定是先生取的吧?”
小孩子插嘴道:“你怎麼知道?啊一定是先生路上告訴你了對不對?!”
蘇油轉頭:“並不是。因為這個名字,來自中國一本最古老的書籍,叫《易》,其中的第三卦,叫屯卦,是囤聚的意思,和你姓裡的漢字一樣。”
那小孩子臉上就泛起了一些害怕的神情:“你……你是大巫?”
蘇油搖頭道:“我不是大巫,但《易》的確是一本占卜變化之書,是大宋讀書人必學的學問。”
“‘屯’原指植物萌生與大地之上。這卦象,指出了發展的方向和策略——萬物始生,充滿艱難,然而隻要順時應運,必欣欣向榮。”
“它的主卦是震卦,客卦是坎卦。”
“震卦的卦象是雷,一聲春雷萬物舒,代表新生。”
“不過雖然預示著主方時運開始上升,但雷鳴以後,其實沒有什麼留下。因此它還代表主方的實力其實還很薄弱,這也是新生事物幼嫩的特點。”
“而坎卦的卦象是雨,是水,水總是往下流,表示客方開始轉為衰落。”
“但是客方雖然有衰落的趨勢,卻依然強大。主客之間配合好了,水就轉成為主方興盛的源泉,能給主方帶來巨大的好處。如果配合不好,尚算強大的客也會給住帶來傷害。”
“震為雷,喻動;坎為雨,喻險。雷雨交加,險象叢生。因此雖然有了興盛的趨向,但還得小心謹慎。”
“先人是這樣解釋這卦的,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你的名字,就來自卦辭前四字‘元亨利貞’的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