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正文卷第二百二十章買房第二百二十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諸葛亮在蜀中百姓心目中威望崇高,在蜀中文人眼裡,也是千古文臣的典範。
相比周公和孔子,他似乎更溫和,更悲情,更具情操。在百姓心中,也就更加偉大。
然而實際上,大丞相治蜀,用的是嚴刑峻法,不過民樂從之而已。
如今蘇家四人,就在反複論辯這件事情——嚴刑峻法,和民樂從之,不是應該是矛盾的嗎?大丞相怎麼做到的呢?
蘇洵的觀點,是諸葛亮得先主後主無條件的信任,能夠放手實現自己的理想,毫無顧忌,因此小人不敢挑撥,無隙可乘,隻得遵從。
蘇轍認為,諸葛亮善於調和局麵,能平衡土著派和外來派之間的關係,獲得他們的信任和依賴,大家齊心協力,不是一人的功勞。
蘇軾的觀點很簡單,就四個字,公平無私,隻要一碗水端平了,大家就都能接受。
蘇油的理解則完全跳脫了諸葛亮本身——法律這東西,是底線,所謂嚴與不嚴,其實就是底線的高和低而已。
但是偷一頭牛,是充軍還是砍頭,對於從不偷牛的人來說,其實沒有任何區彆的。
因此嚴刑峻法不是毛病,關鍵是讓老百姓平日裡說話做事,都遠遠高於這條底線。如此一來,即使嚴刑峻法,也形同虛設,百姓就不覺其嚴。
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的嚴刑峻法,其實徒具其表,離老百姓動則觸碰的那條上限還遠的法律,不是真正的嚴刑峻法。
這需要引導風氣,將老百姓的行為上限提高,所以如今大宋的一些現象,比如因為是讀書人,偷了銀器還能當成美事來傳揚,這就不行了。
這會傷害風化,讓百姓無所適從,是沒有道理的。
漢昭烈陵前石人石馬並列,在蒼鬆翠柏之間,自然會讓人引發思古之情。
石薇從包裡取出一個麵餅:“小油哥哥,軍屯的鍋盔,你吃吧。”
受情緒的牽引,蘇洵想到這弟弟的身世,心下也不免有些憐憫:“張學士也是一片好心,明潤你在成都,要日日請教,學業不可半刻放鬆。其實這樣也好,你在眉山,事務纏雜,太分心了。”
“眉山產業,有你嫂子給你看著,儘可放心,在成都也不要虧了自己,該花用的就花用,該置辦就置辦。”
蘇油點頭:“謝謝堂哥關心,我定然好好學習,也會照顧好自己。”
沒過兩天,蘇洵就恨不得收回自己曾經說過的話。
劉嗣帶著幾個孩子來了,蘇油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和薛忠去找牙行,在成都學宮和府司衙門之間,選了一處頂好的院子,花了五百貫買下來。
接著大改造開始了,排管,裝修澡堂,衛生間,廚房,臥室地暖,安裝大窯,拚接玻璃魚缸,改造屋子……裝修的費用,比房子錢貴了兩倍!
好在還是簡約樸素的風格,光看外邊看不出多貴,與土地廟可龍裡一脈相承。
這讓不知道底細蘇洵稍微放了些心,至少這娃不是一味貪圖聲色享樂。
黃雛也來了,蘇油將它送到玉局觀,自己買了一頭和黃雛差不多大的驢子。
沒敢買馬,買了薇兒就有一起縱馬的理由了,成都市人太多,容易出事兒。
院子還是三進,薇兒不能住這裡,不過蘇油也沒打算自己獨自住在內院裡邊。
內院是自己和小組一起住,中間是庫房和程三他們幾個分號的師爺,外邊是眉山江卿找來的粗使媽子,仆從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