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4928 字 9個月前

禦史稟告:“閩人章惇,累代顯宦,世受恩榮。其父章俞,至銀青光祿大夫;其族父章得象,至密國公。”

“門下趨炎附勢之輩,多所虛譽。言其文雅灑脫,才識超人,而學問深博。乃得讚揚於一時,與王觀俱稱疎散,時號觀三、惇七。”

“然此人進士及第後,隻因其族侄章衡得中狀元,恥於其下,便拒不受敕。扔掉敕誥,揚長歸家。是視科選國典如無物,望朝廷斥之,為後來者深戒!”

“另有蜀人蘇軾,蘇轍,兄弟得中同榜,又同時棄之,未見二人赴吏部南曹試判候選。”

“閩人奸狡,蜀人輕狹。蜀中士子赴考時節,商賈希圖免稅,常與同行,至有淹留晚至者。三人俱當一應嚴懲!”

趙禎抬頭道:“都是子民,說什麼奸狡輕狹,禦史慎言。蔡襄不是閩地人?那是多麼老成的人。章家世代忠良,乃忠憲王後裔,每代皆以文章命世。章希言更是出名的忠厚,我們還是就事論事吧。”

歐陽修出列道:“章惇英邁之姿,與翰墨俱鬱,唯其才高,故而自視也高。”

“朝廷宰執,多出一甲。此子家族,累世官纓。可能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或者家中對他的要求,與尋常士子不同。”

“陛下,進士考取,不入仕途者,國初多有,非章惇一人。此以蜀地為最,太祖太宗時,多優容之,高尚其誌。而其後蜀地進士,亦漸多留。”

“科舉之要,在察人。此子既然自視奇高,那下科必定再來。陛下隻需備好考題,看他的才學,是否匹配得上這份驕傲便是了。”

趙禎都有些無語:“我怕他再來,連這次的名次都取不到喲……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這除了才華,還得有運氣吧?”

歐陽修正色道:“考取憑運氣,那是對中人之姿,兩可之輩而言。至如英偉之才,宏博之士,科考對於他們,當如舉步過門而已。”

“如今蜀閩二地,科考多出人才。杭州解試,至近百人取一人。這與他們所處地方生活安定,學校眾多不無關係。慶曆中所建學校,多被荒廢,獨此兩地,私學反有勃鬱之勢。”

“剛剛陛下念的那詩,便是眉山蘇轍所作。他科舉多次失利,然此番攜子進京,二子首試即中。固有此歎。”

趙禎也希望偶爾能聽到些八卦:“那他此次考了嗎?”

歐陽修搖頭:“沒有,兩子一試皆中。他怕是以後,都不好意思再考了。也望朝廷優容一二,莫使賢人在野。”

趙禎覺得奇怪:“那這大小蘇兄弟,為什麼不去候選?愛卿乃此次試官,沒跟他們交代清楚嗎?”

歐陽修躬身道:“陛下,此事臣知。眉山時疫流行,蘇夫人身染重疾,如今生死不明。大小蘇念母心切,棄選回蜀,隻求還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麵。”

“陛下,我朝以孝道治天下,《孝經》開宗明義:‘夫孝,德之本也。’”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能孝悌於內者,必能忠勤於外,望陛下憫察之。”

趙禎聽見時疫二字,心下頓時有些慌,也不再管大小蘇了:“眉山時疫?宰執相公可知其詳?”

宰相文彥博出列道:“陛下毋憂,此番眉山時疫,乃春夏之交,瘴氣交感所致,然所喜者,是諸方得力,竟然將時疫控製住了。”

“哦?”趙禎神色激動,前幾年京中時疫死了多少人,雖然官方沒有對外公布,但他自己是清楚的。

文彥博對趙禎施禮:“恭喜陛下,此亦陛下仁德所致。時疫初起,轉運使趙抃便派玉局觀趕赴眉山,加以救治。”

“玉局觀道長張元德,早年遊曆京師,陛下命其與禦藥局多有交流,因而知曉內中紫雪散,至寶丹,安宮牛黃丸三方。”

“張元德拿出此方,眉山江卿蘇家出獻烏犀,玳瑁,龍腦,諸世家湊比金銀。紫雪散製成十分對症,所救不下數千人。”

“蘇家小童遊曆大理二林之時,識得一味藥材,叫板藍根。其實此物即為藍靛之根,所在多有,人不知其藥性而已。蘇家小童見夷人用過,當時便記下了,竟然對此次溫病實有奇效。玉局觀配伍過後,熬製成藥逐戶發放,從那時起,時疫便被控製住了!”

“陛下,眉山此次,尚有很多舉措,臣已命趙轉運使細治條陳,供中樞參詳。益州眉山諸當政,舉措得當,當為獎掖!”

“好!”趙禎不禁大喜:“屆時讓禦藥局也參與進來,研究一下這個時疫控製……等一下……怎麼又有蘇家小童……他今年該十歲了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