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裡,蘇家人每人都品嘗到了這道美味。
蘇油的辦法是將材料都撈出來,切成小丁,然後將湯汁倒出來,南瓜蒸熟,壓成泥,放入湯中調成金色濃汁,然後勾芡,再倒入材料拌勻。
然後一人一碗米飯,米飯上澆上一勺佛跳牆濃丁,這就是鮑翅蓋澆飯。
這個真是太香了,蘇小妹拿著大勺子往嘴裡劃拉,一邊嘟囔:“明潤哥哥,這個真是太好吃了。”
蘇油笑道:“這個得去南方廣州,那裡的海產極多,在汴京吃這個,一個小螃蟹都要一貫錢,太貴了。美食如同藥材,講究一個道地,還是要講究一個因地製宜。乞第,你跟夷人關係熟悉,記得收集他們的調味品,最好是完整的種子之類,一般香料都是藥材,到時候也可以給玉局觀寄去看看。”
乞第點頭:“交給我!他們的炙肉挺香的!”
蘇洵慢條斯理地舀著蓋澆飯:“歐陽永叔,嘗到個車螯就以為了不得了,嗬嗬嗬,要是吃到明潤你料理的這美味,怕又不知道要寫出啥來。”
蘇油問道:“堂哥,子瞻,子由,你們都去吏部典選了?”
蘇洵說道:“嗯,過了堂了,不過結果得明年才下得來。子瞻,子由,明潤,自明日起,你們三人便住到所租的那套院子裡去,攻讀詩書,準備應試吧。”
蘇油倒是無所謂,但是覺得二十七娘已有身孕,蘇邁尚在繈褓,不由得說道:“堂哥,夫妻父子,天倫還是要顧的,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每月抽四天休沐,過來散散心,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嘛。”
蘇小妹說道:“明潤哥哥,那我們做什麼?”
蘇油說道:“大石頭要將眉山會所弄起來,到時候少不了膳食安排,他哪裡會這個?所以你們肯定要幫忙。彆忘了利用城中孤兒的力量,忘語聽風那一套給我弄起來。”
“這裡一邊是大遼使館,一邊是西夏諸蕃使館,正好了解了解風俗民情,順便練習。要跟乞第一樣,沒多少時日,西夏話契丹話都會說幾句了。這才叫了不起。”
乞第龍山咧著嘴傻笑:“那是,學寫字我寫不過你們,學說話你們說不過我。”
蘇油翻著白眼:“不過你的那些淨是羊腿,牛肉,骨頭,美酒,一聽便知道是酒肉場上來的!”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
次日,蘇油去轉運司交了家狀。
注冊解試的手續稱為請解或者取解,是士子們漫長科舉道路中的第一步。
請解的第一步,就是想考試機構遞交自己的戶籍情況說明——家狀。
家狀一般包括姓名、鄉貫、年齡、三代等內容,也要注明“舉數”,就是已經參加過幾次解試之類信息。在答卷時,家狀也要抄寫在試卷開頭。
除了家狀,還有保狀,一般是應舉的士子們每三人互相做保,證明同保人並非冒名頂替、品行沒有缺陷等等,若有人犯規,同保的其他人也要受到牽連。
比如蘇油的家狀上,就寫著這樣的文字。
蘇油,字伯純,小名無,小字明潤,年十三,正月初三寅時生人,治春秋,一舉。
曾祖某,祖某,父某,娶母某,本貫眉州眉山縣為戶。
因為是明年才考試,所以寫的是明年的歲數。
至於保狀,蘇油來得太早,還沒有老鄉士子,不過官員作保,這個也是可以的,歐陽和老梅,文人裡邊麵子天大。
蘇油長期喝奶,身形倒是挺高大,小小年紀也不太明顯,書辦以為這小子應該十五六了。
等到一看明年才十三,大吃一驚——這年紀應童子試差不多!
正自猶疑,一位郎官匆匆走了過來:“蘇油蘇明潤可在?”
蘇油應道:“區區正是。”
那郎官對書辦說道:“老王你趕緊給小郎君取了解,副使交代我帶小郎君去看看貢院,熟悉熟悉場地。”
書辦這才明白眼前少年大有來頭,趕緊看了他幾眼,在一張紙上寫下蘇油的身高,體型,形貌特征,然後交給他:“小郎君,這個可要收好了。你是明科第一個取解的士子。”
這叫浮票,也就是準考證,自是輕忽不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