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050 字 4個月前

老頭說道:“在座不少生麵孔,還有幾位襴衫士子。想來是今科赴解的舉子。因此還得交代幾句,讓新到的客人知道個梗概。”

“話說我朝慶曆七年,天降下一位神童,落到了大宋天府之國,巴蜀西南。”

“神童姓蘇名油字明潤,三歲能言,五歲成詩。到了五歲半,已能收攬數十孤童,教其自立。仁宗金口親許的仁性天生,種種神奇,自不敷述。”

“單說神童長到十四歲,慣熟經史,精通禮義;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乃我大宋一等一的人才!嘉佑六年進京赴考,仁宗皇帝拔為三名榜眼,大家因其年紀尚小,呼為小蘇探花。與他相比,不瞞各位,老頭這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眾人都是哈哈大笑。

老頭繼續說道:“小蘇探花治了一屆夔州,料軍理民,那是政通人和,漢夷兩悅。因西事緊急,朝廷升他做了樞密副都承旨,轉帥渭州。”

“小蘇探花來到渭州,隻見旱澇頻仍民不聊生,不由得悶悶不樂,一日在涇河邊散步,得見一座破廟……”

說完聲音轉低:“小蘇探花用折扇輕輕掃去廟匾上的蛛塵……哎呀!”

這聲哎呀清亮突然,被嚇著的不是一個兩個,一位商賈一口茶碰到了前頭人的背上,忙不迭的道歉擦拭。

觀眾一驚之後,不由得轟然笑開:“咦——”噓聲四起。

老頭嗬嗬一笑:“這個跟老頭沒關係啊,要怪大家怪小蘇探花去,他當時就是這樣叫的。”

眾人起哄得更來勁了:“咦——”

老頭一拍驚堂木:“這一看不要緊,看出一樁四百年前的公案!原來廟上的牌匾,竟然有五個大字——涇河龍王廟!”

“為何說是公案呢?原來當年唐朝太宗年間,因為袁守誠能夠算出涇河水族的位置,涇河龍王深感憤怒,化作白衣秀士,去長安城尋袁守誠的麻煩,讓他推算明日降雨的時間點數,並放言如若算錯,便要趕他出城去。”

“結果天庭突降聖旨,要求龍王明日降雨,時間點數與袁守誠推算的分毫不差!”

“涇河龍王不願服輸,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因而觸犯了天條。”

“袁守誠讓他尋唐皇李世民求助,唐皇承諾救他,但最終仍被人界天官魏征夢斬。”

“龍王死後,魂魄一直糾纏唐皇,最後拉著唐皇的魂魄去了陰司對質。”

“陰司偏袒唐皇,放其還陽,龍王的魂魄因此怨懟,每每在涇河興風作浪,導致水旱不時。”

“小蘇探花也是星君降世,掐指一算便知因由,於是填了青詞上表天君,免了龍王的罪過,使其回歸正位,並為之重修廊廟,再塑金身。”

“因此今年的涇原,果然是風調雨順。牛羊滿圏,稻麥滿倉。官家朝廷又施了恩典,赦去渭州的錢糧,老百姓眼看著就要過上好日子。”

“列位,說來也是我大宋倒黴,攤著個不靠譜的鄰居——夏國。”

“夏國國主年紀與小蘇探花一般,可這人品,那就是兩般了。”

“和自家表弟媳偷情不說,為了王位,表弟媳賣夫求榮,浪蕩子弑母殺舅。最後這奸夫做了國王,**做了王後!列位,幸好大家都是宋人,要是西夏人啦,這屋子就不能待了——騷氣!”

市井小民哪管彆的,就覺得這種嘴炮抗敵的話語格外解氣,不由得喝彩叫好。

尹老常繼續說道:“這樣的兩口子,加上這樣的壞心眼,見到鄰居過得好了,不思如探花郎那般開渠勸稼,舉業興商,施仁守義,理政安民,滿腦門子來回就隻有一個字——搶!”

“於是夏主點了七萬精銳大軍,鐵鷂子步跋子潑喜軍一起上陣,隻待渭州麥熟,便要入寇!”

“這才引出了龍駒朝大宋,五小鬨天都兩套故事。”

“小蘇探花雖然是文官,但是治軍也是不凡,帶著義勇廂軍抵抗,之後才有飛軍奪五關,石門斬二將,水洛擒副帥三折話本。”

“小蘇探花雖然智計高絕,可畢竟是文官,兩萬廂軍與七萬夏軍精銳角力,那是寡不敵眾。於是連失五關,被夏人逼近渭州,困於了囤安寨!”

“上回書我們就說到了這裡,今天接續《戰渭北》最後一回——”

說完驚堂木一拍:“探花郎受困囤安寨,石娘子破陣六盤山!”

“好——”觀眾瘋狂叫好,采聲遠遠傳到了巷尾。,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