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拳手身體恢複強健之後,這兩處,便是我們主動出擊的前進基地!”
馮京站起身來,整衣對蘇油一禮:“邊將貪鄙,每圖生事以立功;朝臣顢愚,隻望綏靖以息事。如明潤這般頭腦清晰,目光長遠,偏又腳踏實地的臣子,堪稱鳳毛麟角。”
“無怪嶽父對明潤如此看重,原來世之英傑,所謀所慮,多一同耳。”
蘇油趕緊謙謝。
馮京一輩子頗有清聲,但是政績並不突出,然而對於人才,那是一等一的愛惜。
有一次主持考試,一位張姓考生用錯了一個“明”字,自己都以為肯定落榜了,結果高中。
感謝考官的時候,這名學生提出疑問,馮京說道:“你的文章道理頗有可取,我實在舍不得因為一個字就罷黜你。”
蘇油一番言談下來,在馮京眼裡那是絕對的人才,愛惜推重,理所當然。
《宋史馮京傳》:“以翰林侍讀學士召還,糾察在京刑獄。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
數月不詣丞相府,韓琦語弼,以京為傲。
弼使往見琦,京曰:‘公為宰相,從官不妄造請,乃所以為公重,非傲也。’
出安撫陝西,請城古渭,通西羌氏,畀木征官,以斷夏人右臂。”
……
上一次被朝廷安排知夔州,隻有乞第龍山這傻大個認為是衣錦還鄉,挨了眾人一頓飛踢。
不過這次蘇油被安排知州,那就不一樣了,人人都知道,這是朝廷酬謝他渭州大捷的功勞。
二林,江陽,是古代越郡所在,因此江陽城更名為州,治下有二林縣,囤安軍,江陽城三處。
囤安軍,又分為樂於、新定、新興三縣,用的是後晉時留下的名字。
瀘州治下,從長寧軍節度恢複漢唐時候的瀘川、富義、江安、合江、綿水五縣。
夔州,地方狹長,隻將木葉蠻舊地置縣,增設狼軍,治所升木葉縣。
之前原地的官員,相應改職,各有升賞。
西南蠻的改土歸流,正式完成。
與此同時,還有囤安軍,控鶴軍,瀘州蠻,狼軍的相關指揮將領的升賞。
最隆重的賞格,就是賜姓!
朝廷還特意征求夷人的意見,你們想姓什麼呀?
乞第龍山想姓姚,因為他和姚兕是鐵哥們兒。
然後蘇油說你要想好了,漢人風俗同姓不通婚,這娃才委屈地選擇了姓範,不過不是範仲淹的範,是吃飯的飯。
這是窮怕了。
蘇油翻著白眼給他改了,給朝廷的奏表中說乞第龍山忠勇憨直,仰慕範老子鎮守西疆的事跡,羌笛悠悠霜滿地,將軍白發征夫淚一通藝術加工,最後就這麼愉快地定了下來。
阿囤部則改姓了蘇,不過表文是阿囤元貞親自代撫遠大將軍寫的,文辭委婉練達,華麗優美,通篇沒有提到眉山蘇家一個字。
說是大將軍一直仰慕唐朝名將蘇定方,故而給自家大哥取名為烈,蘇烈雖然投靠太宗晚了一點,但是後來征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
總之就是我們阿囤部的典範,我們一定努力學習蘇前輩的光榮事跡來之能戰,用我必勝!
這個偶像找得要多貼切有多貼切,文中忠烈之氣可謂貫表天日。朝廷收到奏表都驚著了,撫遠大將軍真特麼是夷人?如此精致的馬屁,不是我大宋讀書人誰想得出來!
姓蘇!必須姓蘇!
ps:推書《在羅德島打工的乾員》,故事的展開方式很好,就是還是幼苗,反正老周看得挺起勁的,其中種族名稱的來曆很讓人好奇,好在作者在本章說有解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