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044 字 9個月前

將柳芽一臉懵圈,蘇油從地上撿了三個小石子:“這個,表示你家,這個,表示你學校。”

然後推著石子:“你放學回家,走啊走啊,走到這裡,餓了,走不動了,是不是變成了子夏?”

柳芽點頭。

蘇油又擺上第二個石子,開始移動:“這一天先生誇獎了你,你很高興,走得輕快,這樣走啊走啊……哎呀,一不小心走過了家門口,到了這裡,是不是變成了子張?”

柳芽又點頭。

蘇油說道:“那柳芽你現在看看,子張和子夏,是不是都沒到家?離家的距離是不是還一樣遠?”

柳芽笑了:“官人你講得真好,我懂了。”

蘇油笑道:“對,先得懂,才好記,接下來拓展,聽過畫蛇添足的故事沒有啊?”

柳芽又搖頭。

蘇油便開始講故事,然後講過猶不及的道理,最後和柳芽搞角色扮演,一個演子貢,一個演夫子,然後互換,最後讓柳芽一個人分飾兩角,不一會柳芽便將這段背得流利之極。

這下柳芽開心了:“奶奶,我會背了!先生明天肯定要誇我!”

孫兒長進,老嫗也高興:“那等你爹一會兒回來,乖孫你背給他聽!”

天快黑的時候,家裡的漢子回來了,序過年齒,原來年紀比蘇油還小,不過生活的艱辛,讓他看起來比蘇油更大。

聽過柳芽背書,漢子看著蘇油赧笑:“家裡來先生了,這幾天在料理黍米地,有些忙不過來。”

蘇油笑道:“柳大哥辛苦,為何不種麥呢?”

柳大說道:“種麥當然好,不過那東西耗水,我家地在坡上,不是水澆地,種小米一來不怕旱,二來黍米存得久,保管得好,七八年都不是事兒。”

蘇油點頭:“原來如此,聽柳大哥說來,家裡還有不少地?”

說起這個柳大就不開心了:“有祖上傳下來的四十畝地,縣裡給我們家定了四等戶,去年縣中官長遣人來與我們種桑,你說我那種黍米的地麵上怎麼栽桑?種下了也倒死不活。”

“結果今年官上又來了,說是有桑林的人家,當算作三等,青苗錢得抬一抬,日子可是越發難過。”

蘇油點頭:“村上這種情況多嗎?”

柳大說道:“多,不然也不會去王相公那裡鬨不是,不過好像也沒下文,該添的錢糧,照樣得添。”

蘇油問道:“那縣上之前給的青苗貸呢?”

柳大嗬嗬笑道:“是,給了一貫的青苗,足一石麥子,可我家又種不上,因此嘛……”

蘇油有些明白了,窮人家平白得了一石麥子,給直接消費了,從此就背上了高利貸。

蘇油說道:“這三分息加上,四十畝地,怕是難了。”

柳大說道:“這兩年雨水還不錯,算是扛得住,反正窮人就是賤命唄。”

“好在這裡離開封近,等地裡條子抽起來,我就去汴河碼頭賣賣力氣,貸是還不上的,息錢總該夠了。”

話題就轉到了錢上來,蘇油就問道:“如今京中都在用寶鈔,你在汴京碼頭扛活,應該知道吧?”

柳大說道:“寶鈔倒是還行,輕省,就是想不明白這小小一張紙片,怎麼就能當以前的銅錢在用。”

蘇油耐心解釋:“這個是朝廷的考慮,為了大家方便。銅錢其實還在庫裡,你手上有五文寶鈔,庫中就有五文銅錢存著,所以才不會貶值。”

柳大說道:“先生這話不對,我爹說國朝之初,最賤時鬥米不過十文;到慶曆中,鬥米就到了三十多文;熙寧天子後,米價翻著長,鬥米已經從四十文漲到七十五文。百斤麥子的青苗,可是作足一貫貸給我們的。”

蘇油點了點頭:“還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