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2 / 2)

蘇廚 二子從周 4951 字 5個月前

水閘是長達四米,厚達十五厘米,寬度四十厘米的厚實木板,一側兩頭安裝這巨大的鐵環。

村民用帶撓鉤的竹篙鉤住鐵環,各站一頭將木板安放到水泥槽中。

木板很重,一塊就是幾百斤,第一塊安好加上第二塊,上麵的木板便將下麵的壓了下去。

這樣一塊塊地安放上去,不多久,一條水道便被關上了。

蘇油點頭:“厲害!”

這塊圩田叫安和圩,東西邊長一公裡,南北一點五公裡。

這就一點五平方裡,兩千多畝地。

閘口不遠處就是一處小村落,郟亶介紹道:“這是去年才弄出來的一處小試點,此地叫劉家村,家主是一個選官,叫劉萬春。”

站在高處往下看,整個圩內,高處是桑果,菜蔬,村落,然後往圩田中部分了三層良田,依次下降,中心處是幾片魚塘和濕地沼澤,能看到鵝鴨,邊上還有一處小工地。

移步朝村口走去,一位四十歲左右,穿著綢衫的員外在那裡迎接。

見到蘇油過來,員外搶前兩步,深施一禮:“治平三年後學進士劉萬春,恭迎少保。”

這就是考得太差做了選官,然後一直沒選上,又沒錢買官,拿不出履曆來說事兒。

蘇油虛扶了一下:“世兄不必多禮,看貴村井井有條,稻香鴨肥,這齊家之道也是了得。”

劉萬春說道:“不敢不敢,還請少保入村中少歇。”

蘇油擺擺手:“不用,你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再歇不遲。”

劉萬春說道:“那便請少保隨我來。”

一番交流下來,方知劉萬春老家在溫州山中,是族中勒緊褲腰帶將他供出來的進士。

但是兩浙路的進士太多了,名次稍差都排不上號,在京中蹉跎了幾年,實在是見不到前途,隻好回了老家。

郟亶整治水利的時候,劉萬春前來投奔,結果水患一起,郟亶自己都吃了掛落,更彆說這倒黴蛋了。

好在蘇油即時將郟亶撈了回來,給了大把錢糧,於是劉萬春一咬牙,主動要求在湖州試驗圩田。

前期工作必定是艱苦的,但是希望很大,劉萬春做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將舉族百口遷移到了安和圩。

幸好是搬過來了,要不然今年旱災一起,合族都得吃救濟糧。

安和圩就不一樣了,劉萬春帶著族人在這裡開辟出了一千多畝水田,兩百畝旱地,三百畝林地,還有幾十畝水塘。

如今水田剛收了四千多石糧食,眼看著還有一千多石秋糧,農閒時還組織下湖捕魚,到現在劉萬春才算是鬆了一口氣,自己的家族,基本算是在太湖邊站穩腳跟了。

回到村中,蘇油看到房子都還是泥牆,不過比竹籬糊泥高級,是泥胚牆體加草頂,與後世蘇湖狗大戶們的園林戲院豪宅相比,隻能算是初具規模。

村裡有一溜大屋,是祠堂和倉房。

蘇油進到堂屋裡邊,老族長已經有些老年癡呆了,拉著他的手:“萬春啊,今年村裡的糧食打夠了嗎?”

劉萬春賊尷尬:“大爺爺,這位是蘇少保,我才是萬春!”

老族長看著他:“素燒包不好,你是貴客,怎麼都要弄點好的!”

說完繼續拉著蘇油:“客人來了,得弄幾個肉菜。萬春啊,讓娃子們去山裡吆一吆,兔子山雞的搞點來……”

劉萬春大聲說道:“大爺爺,我們都下山了,現在我們搬到太湖邊上來了!沒有兔子山雞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