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廚最新章節!
第七百七十一章船隊
不過蘇油也給他們設定了很多約束條件。
參與購地的豪強們,之後其名下雇傭的民力,必須在轉運司備案,每年租息不得超過兩分五厘。
同樣,約束是雙方的,如此低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受雇者同樣不得隨意拖欠繳納,抗稅抗租,否則官府有責任乾預。
這點在大宋是有傳統的,一般地主戶,三年中也隻能收到兩年的租子,蘇油此舉,其實有點朝三暮四的味道,換湯不換藥,大家也都明白,表示接受。
但是豪強們不知道的是,藥已經被換了。
太湖水利大工程,將會保證今後的湖區耕地不在受旱澇之患,因此這個減租條款,實際上對租戶們是極為有利的。
還有一條隱藏的殺手鐧埋伏在裡邊,那就是每個國家,都會遇到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空閒勞力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
但是蘇油知道,這其實是個假象,隻要搞定西夏,遼國,再等到海運發達起來後,宋人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著種花民族耕不完的土地。
這個條款,將租戶與豪強的關係,明確確定為合同雇傭關係,目前看來是對豪強們有利,因為他們隨時可以終止合同,等於拿捏著租戶們的命脈。
然而等到大變局的到來,等到大宋終於有一天出現地大於求的那種局麵時,無地租戶們立馬就可以選擇離開,豪強在如今這道條款裡,其實是完全放棄了對他們的約束力。
這就有點像恐龍時代,所有生物都在朝著更大,更強進化,想都沒有想過,天變一來,他們就會因為他們的龐大而紛紛滅絕。反而是那些身形更小,食物消耗更少,更善於躲避物種,最後成為地球的主宰。
所以從表麵上看來,這是一場豪強們的盛宴,從官府的手裡邊,瓜分走了三分之一,近五萬頃的新地良田。
當然,這也大大減輕了蘇油的壓力,除了政治上的,還有經濟上的。
如今剩下的十三萬頃土地開發,計劃時間是五年,而並非如章惇估計的那樣拿著錢狂砸。
兩浙路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農業,最多占了三分之一。
其餘的大部分,花在了工業和商業上。
所以蘇油並非如章惇想象的那樣有錢。
這是一個財政情況逐漸好轉,經濟規模逐漸擴大,各項產業逐漸豐滿,百姓收入逐漸提高過程。
還有,通貨膨脹緩慢釋放的過程。
真要像章惇以為的那樣乾,兩浙路不但不會出現,搞不好還得倒退二十年,或者直接跳入封建帝國末期那種豪強占地千頃,貧民下無立錐的境地裡去。
十一月,蘇油再次登臨昌國岱山,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乞風祭海活動。
“……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時與不時者,風也。而能使風之從律而不愆者,神也。是以國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歲而再禱焉。”
市舶司一年要兩次祭祀,一次是在四月,祭祀南風,目的是“禱舶”;一次是十一月,祭祀北風,目的是“遣舶”。
兩艘五千料的杭州型,四艘三千料的夔州型,十艘一千料眉山型。整整十六艘如今全世界最先進的縱帆木船組成的船隊,共計總排水量三萬兩千料,總載貨量兩千四百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