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轉半圓周以上時,需先回四分之一圓周,停整之後,再進行下四分之一圓周。”
再比如,操典裡給行軍設計了一個專有詞,步度,即總騎行時間與快步時間的比例,比如行軍中慢步四十分鐘,快步二十分鐘,就成為三分之一步度。
多遠距離,如何行軍,視軍情緩急,用什麼步度,都有嚴格規定。
此外還有,每日行軍速度在四十五到五十五公裡,急行軍每日八十到一百公裡,但是急行軍不可連續采用,之後必須修整八小時以上。就算是普通行軍,也不允許連續行軍三日以上。
諸多的條令,規定,可謂細致到了極處。
種詁麵無表情:“百騎環繞,可裹萬眾;千騎分張,可盈百裡。”
“不過我們和夏人不一樣,如今有了火器之力,我軍攻擊的距離已經遠勝夏人。”
“少保說了一種戰術,我認為非常可取,就是我騎軍應當永遠在敵人陣型殺傷範圍以外,對敵實施攻擊。我們能打著他們,他們卻永遠夠不到我們。”
一乾小子無不聽得血脈賁張,這主意有點缺德了。
種詁看著眼前的一幫子小輩:“這項戰術要實施的前提,就是我們馬跑得比夏人快,武器射程比夏人遠,紀律比夏人好,陣型比夏人靈活。必須做到聚散隨心,回環如意。”
“陛下撥給了重賞,少保搞來了好馬,利器。要是我們在‘人’字上頭掉了鏈子,敢當得起軍事學院前頭的‘皇家’二字?!”
“三個月後,還有考核等著你們。到時候中不了式,天王老子都得滾蛋!神機銃霹靂炮,摸都摸不著,明白沒有?!”
眾人終於老實了:“明白了!”
……
洛陽,洛水邊興洛倉故址,沈括和吳安持站在高高的黃土丘上,兩人正在告彆。
沈括因南海之功,考績優良,經呂惠卿推薦,應該入朝了。
蔡確再次上書,指責沈括“反複無常、附會大臣,貶不足任,不宜擢升。”
蘇油則上書,所謂反複,不過是因為沈括在吳充為相的時候,對新法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見。
現在吳充都已經去了好幾年了,而沈括在南海得田十萬頃,安定人民十幾萬戶,於情於理,都應該擢升。
如果朝廷覺得入朝不合適,那不如命他重興興洛倉,再考察一屆。成了,兩功並敘,不成,兩罪並罰。
於是沈括終於從南海得以回內地。
路過黃州的時候,還給大蘇帶去了一塊南海煤精,表示道歉,之後從黃州入漢水,一路北上,走唐朝的禦道,進了陝西。
這條水道是蘇油當年在渭州的時候,命董非摸索出來的,如今成了江淮到洛陽的主乾道。
“轟隆——”
山腰的黃土塬上,一聲爆炸響起,然後煙塵之中,一個土洞顯現了出來。
銅哨響起,一隊穿著南海那邊流行過來的工裝的建設兵團,趕著牛車去到洞口,開始往車上扒拉黃土。
吳安持對沈括拱手:“有了存中的指點,我這心裡就定了,原來這炸藥竟有如此威能,一年之內,我定能不辱聖命,連通洛阪!”
沈括也拱手道:“愚兄就恭送賢弟,立此大功。”
吳安持看著從碼頭一路修建到半山腰的鐵軌卷揚機道:“夔州鐵道我沒見過,和這裡的鐵道相比,那邊規模更大?”
沈括內心也是得意:“興洛鐵道,使用鋼絲索牽引,一車載重可以重達四噸。”
“除了功用更大,鐵軌更寬,承重更大外,坡道之上,還安裝了逆止樁,車上有逆止栓,不至於出大事故。”
“工程分三段,長度一點五公裡,爬升坡度三十度,上下還有旗語亭聯絡溝通,能夠將物資從洛水碼頭提升到半山窯城中存儲。”
“這裡今後要滿足四路三十萬大軍三年之用,夔州碼頭上那個,跟這個可比不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