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革命先驅四福晉(2 / 2)

地處山區,道路曲折,通常沒什麼人來,想要做什麼都非常隱蔽。而需要物資情報了,就走幾十裡山路,便能去往廣元縣與外界交流,另一麵就是嘉陵江,雖然這裡沒有天然港口,但江畫已經選好一處地方,稍稍改造後,隻停些小船還是不難,順江又是一條路。

如果真的運氣不好,在她低調發展時露了端倪,不論是往山裡跑還是坐船,都能很快擺脫追兵。

而四川雖然山多路險,但身處盆地,氣候相對宜人,同時比起雲貴等地都是少數民族來,又是漢人居多,交流也不會困難。在不考慮進攻時,隻把這裡當做一個初期發展的基地,簡直不要太方便。

最重要的是,江畫大學期間就在川省讀書,比起大條件大差不差的雲貴黔幾省,也就這裡她最熟了。

或許是路上反打劫的次數多了,江畫幾人倒是跟著那些逃農隱民們學了一手找地方的好本事。

他們很快就尋到一處隱蔽山坳,其四麵環山,唯二的出路中,一條乃是類似一線天的山縫,隻要兩人就可以守得滴水不漏;而另一條卻是個位於另一邊山腰的天然隧道,隧道不長,兩端出入口都掩蓋著茂密的草木,幾乎不會被發現。更妙的是,山坳中有流水,這樣既不擔心暴雨積水,平日生活用水也近便。

若不是地方不大又沒有太多平地,無法開墾田地,這裡跟世外桃源比起來也差不太多了。

找好地方後,花了幾天清理出幾個碎片式的空地,江畫幾人就著手頭的工具便建起房子。

因為隻準備做初期基地,江畫幾人也沒有花大力氣,直接就著砍下的樹枝樹乾,造了五間木屋便算完成。

除了兩間木屋用作居住,剩下一間用作茅廁,放在地勢最低之處,挨著溪水下遊;一間做公共廚房;最後一間最大也最簡單的,江畫是預備用作學堂的。

自古以來,造反簡單,成功卻難。

概因大多造反——也叫做農民起義,細究起來也不過一個手段:裹挾流民。

天災**下日子過不下去了,便總有一夥子人起頭衝擊大戶或政.府機.構,一旦成功,殺了地主或縣官,開了人家的糧倉,大家吃到糧食了,事情做下了,便是造反的開始。

之後知道自己犯下殺頭大罪的那夥子人,吃飽後會束手就擒嗎?當然不會。所以為了保命,他們便要更多的人。

這人從哪裡來呢?便是來自鄉裡鄉親,和周邊村莊了。

彆誤會,除了鄉裡鄉親們出於連坐的原因是自願跟隨、自由入夥。彆的村、縣之地被裹挾的流民可不是自願加入的。

最開始的造反頭子們殺了人,開了倉,手裡便有了糧食武器,之後接濟(買通)了鄉親們,人數驟然能翻個幾倍。

加上這些地方本來就是連年天災,倉裡也不見得有太多餘糧,於是用不了幾天,吃喝便不足,這時他們就會掃蕩周邊村鎮,從有過搶劫經驗的大戶官府,到村裡鄉裡的老百姓,該搶搶該殺殺,湊足了吃喝嚼用農具武器後,過上幾天浪費的日子,便又向下一個目標搶去。

而在上一次裡被搶的百姓,被殺了女人孩子後,青壯們大多被他們俘虜,打一頓餓幾天後,就會老實下來,正好在他們衝擊下一個地方時作為先鋒開路。

隨著一次次打砸搶下來,這些受害者隻要能在第一波攻擊中活下來,便自然而然會在接下來的打砸搶中出力,於是他們從受害者搖身一變,也成了加害者,不但在反過來施暴時發泄了心中戾氣,拋棄了人性,也順理成章加入了最初的“義軍”。

就這麼不斷打砸搶燒,不斷製造流民再裹挾流民,這“義軍”隊伍就越來越大。

若遇上個厲害的朝廷,雷厲風行的鎮壓了,那其中一半人或許又能變回良民,若朝廷積弱,這些已經沒有生產能力的流民,便會一路順著人多糧多之地而去,從席卷一省,到擾亂天下。

最典型的,便是前明李自成——他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流民潮中慢慢崛起,最終點燃明朝滅亡的火焰。

扯遠了,總之由此可見,隻要天災**頻繁,造反成本其實不高。

但是要造反成功,卻絕不能是用這種“農民起義”的方式的。

縱觀中國曆史,改朝換代可以由起義而始,但絕不會由這些團聚的土匪而終。

所有能改朝換代成功的人,身邊無一不是人才無數。哪怕最土的皇帝朱元璋,他身邊尚且有眾多名臣良將。

而江畫要在這個相對太平的時代掀起反清大潮,身邊需要的人才更是多。

為了保密性,尤其為了帶出來真正的革命隊伍,江畫對將來手中隊伍核心的要求自然不低。

好在她現在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所以準備自己裡培養。這學堂,便是為此準備的。

.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點...時速還是太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