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同林親自帶人來了海州和曾伯升談合作的事。他希望能儘快促成兩家工廠的合作。
曾伯升沒想到鄭同林來的這麼快,互相介紹彼此認識了之後曾伯升笑道:“鄭廠長,你來的夠快的。”
鄭同林說道:“我能不急嘛,你們現在可是很多家企業想合作的對象。濱州日化廠目前效益越來越不景氣,急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增強活力。你們伸出的橄欖枝正我們需要的。
說實在的,我到濱州日化廠才半年多,廠裡的情況非常不樂觀。上麵讓我當這個廠長就是想讓我把濱州日化廠拉起來。您也知道要想把廠子搞活就必須進行改革。
你們海州日化二廠的技改就給國內的其它企業起了一個榜樣作用。可這改革不但需要先進的技術,也需要一大批資金。指望著上麵撥款是不現實的,隻能自己想辦法。利用引進外資的辦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能和你們合作我們是求之不得。”
曾伯升頗為自豪地說道““鄭廠長,我們之所以想找人合作也是因為我們目前的產能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必須擴大生產規模。
我們海州日化二廠現在勉強可以供應南方市場,北方市場投放的產品很少,根本供不上。我們的產品經過改進後比那些進口貨還要好,我想你也應該很清楚。”
鄭同林點點頭,“確實,我看了你們的產品,確實很好。我調查過,在我們那邊隻要有你們的產品很快就會被銷售一空,大家普遍反映你們的產品很好用,而且價格也合理。很受大家的歡迎。就是產品總是斷貨,明顯你們的供應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曾伯升笑道:“所以我們才想著在北方先找一家日化廠合作,主要生產香皂、洗發露和牙膏。這幾種產品目前的銷量是最大的。
這樣一南一北就可以覆蓋全國的市場,也能節省一些成本。你們濱州日化廠地理位置很好,而且你們工廠生產這些產品也有比較大的優勢。如果咱們兩家合作了,那麼立刻就可以開始技改工作,儘快出新產品搶占北方市場。
現在一些日化行業的外資企業紛紛進入國內市場,很快就會成為咱們的競爭對手,咱們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以後也能和那些國際大品牌一爭高下。”
鄭同林聽了很激動,“曾廠長,你說的對,咱們要致力於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不能讓人家比下去。”
接下來曾伯升也給鄭同林介紹了栗紹中和葉姝凝。畢竟他們也是工廠的股東,以後大家合作了要經常打交道的。
鄭同林也知道海州日化二廠之所以變化這麼大都是因為眼前的這一對年輕夫妻。他也在心裡感歎這真是一對有顏值又有才華的夫妻。
栗紹中和葉姝凝都沒想到濱州日化廠的廠長這麼年輕,也就不到四十歲的樣子。這麼年輕就能成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廠長一定有有其過人之處。
雙方聊了聊之後栗紹中夫妻倆就發現這位鄭廠長很有想法,是一個思想活躍非常敢乾的人,對於改革也非常支持。和這樣的一個人合作會輕鬆很多。
雙方都想合作,本著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則,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