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古代的肥料(1 / 2)

【氮肥雖好,但在古代做起來不太劃算,所以我們還是將目光放在傳統的肥料上。】

“啊?”有些人驚訝了,“原來不是要說這個啊?”

“也是。”也有些聰明人說道:“天幕一開始就說做起來不容易,可見並非真的想說這氮肥。”

“那再聽一聽。”

“……”

大家搬好小板凳,態度端正起來。

【我們國家真不愧“農業大國”四個字,老祖宗們在耕作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智慧也是一等一的,彆的不說,就單說這肥料,哇塞,多的人簡直數不清。】

天幕之上開始列具體的內容。

內容很詳儘,大家看的也認真。

【從先秦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人的糞尿、動物的糞尿、雜草、草木灰等東西作為肥料,這些在《齊民要術》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現在也還在用嘞。”不少人這麼說。

“就是少啊,不夠用。”

“把雜草和糞尿放一塊漚上一個冬天,那埋在地裡,來年定有好收成。”

“嘿,我其實一直這麼乾。”

“……”

【等到了秦漢時期,廄肥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廄肥,其實也就是將人用的茅廁和豬圈修連在一起,然後穢物混合經過發酵後得到的肥料,這在漢朝時期尤其興盛。】

秦朝的人趕緊學起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種田不養豬,好似秀才不讀書。由此可見,豬糞對於莊稼人的重要性。包括到了我們如今有些農村,大家都還在使用廄肥,那養出來的菜,可是正宗的農家菜,菜市場賣的價都比普通的菜要貴一些……】

有些人不懂,“秀才是什麼?”

有人猜測道:“讀書人做官後的稱呼?”

“那還真是奇奇怪怪的,都不以官職稱呼。”

“……”

也有人關注點比較新奇,“菜市場?專門賣菜的地方?”

他們就不懂了,“

這菜不是各家各戶自己種嗎,院子裡,莊子上,還要專門去買啊?”

在古代,農民最不容易掙到錢的。

因為農民手裡的產品很有限,拿得出來的也就些夏天生長速度快時的蔬菜,最多再加一個秋收之後的糧。但菜可不是那麼好賣的,因為哪怕是住在城裡的普通人家也有院子,在小院裡開辟一塊菜地出來,隨便撒上些種子,那一家人吃的菜基本就足夠了;而大戶人家更不必說了,他們有自己的田莊,每天都有專門的人送菜到府上,也不需要去買。

像市井之中,賣的其實都是些生長周期比較長的雞鴨魚蝦等東西,還有羊肉之類的,雞蛋鴨蛋也有,畢竟有些城裡的人家不養雞鴨。然後就是些經過二次加工的吃食,以及各種小玩意兒。

所以習慣了這種模式的古代人們,沒法想象後世怎麼還有專門的菜市場。

不過……

天幕最開始的時候好像就展現過,那個時候菜市場裡能看到的菜品可豐富的很。

……

天幕可不知道就這麼一會兒,古代人們又在猜測後世的生活了。

【除此之外,人們還增加了利用河泥、蠶沙、繰蛹汁、骨汁、豆箕等東西當肥料。】

“那河泥可是好東西。”

“要多沉上幾年,挖出來用在地裡,那才叫肥呢。”

“誒,你彆說,先前我還聽說有人家專門挖泥塘來肥地的,隔個一兩年清理一回,那收成還真比彆家高些。”

“挖泥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更開辟了一種可再生的肥料——綠肥。】

天幕上出現了一片青蔥地。

有人當即就認出了裡麵的作物,“苕子嘛!”

【苕子,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豌豆,在秋冬的季節播種下去,經過一個冬天的生長,來年那地就能使用了。非常的綠色環保,最重要的是,它能夠無限使用。】

“還能種菽。”

“植豆也成,這不僅能肥地,等熟了之後還有收成

,天熱的時候煮爛了吃,舒坦!”

“……”

大家紛紛說起自己的種地經驗來。

也有人問:“綠是綠,但環保是什麼?”

【這種綠肥其實和我們現在種植紫雲英、苜蓿、滿江紅等植物的原理一樣,都是為了增加土壤中氮磷鉀等有機質和微量元素,讓土壤中的許多微生物能夠繁衍,減少病蟲害蟲,從而達到肥地的效果。

而且種植這些植物不僅僅隻是肥地,因為他們還是牧草,等長大之後可以當飼料,用來喂養豬牛羊馬等牲畜。尤其苜蓿和紫雲英的生長周期短,隻需要五六十天就能收割,很迅速。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牧草種子隨便撒在哪裡都可以生長,根本不需要占據耕地,要是在古代種起來,對耕地不多的人家就非常的友好。】

眾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