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百萬貫(2 / 2)

*

明遠邀請宮黎的時候,他名下還根本沒有什麼“玻璃作坊”。

但這並不妨礙他先把人忽悠到自己麾下。

當天下午,明遠帶著向華,冒著酷暑與宮黎一起去汴京城外,看他的“玻璃窯”。

兩人一路上聊起各種玻璃料。果然,宮黎是往他的玻璃中加入一種黑色發散狀的天然礦石,窯爐中燒出的玻璃便從微微發綠變成純淨無色。

然而若是這種礦石加得多了,燒出的玻璃又會變成紫色。

明遠便猜那種礦石是軟錳礦。往含鐵的玻璃料裡加入軟錳礦,就會校正玻璃的偏色。但如果“矯枉過正”,就又會讓玻璃繼續偏色,偏到紫色那邊去。

但無論如何,宮黎既然肯動手試驗,就已經比不少墨守成規的匠人要強了。

不多時,一行人已經到了地方。

宮六早年間在汴京城西門外買過一間小院子,後來給了宮黎。宮黎便在這院子裡自己搭建了一座“玻璃窯”。

宮明二人一到,宮黎便不顧暑熱,親手配了一份玻璃料,然後點燃了窯爐,送玻璃料進去燒。

他上身隻穿著一件“兩襠”,下著粗麻布的長褲,雙手用一對鐵鉗控製著石臼,不時將盛在石臼裡的玻璃料拖出來看看。

而明遠在宮黎的小院裡左看看,右看看,發現一枚長長的銅杖,看起來像是宮黎用來攪動熔化的玻璃料用的。他伸手一抄,將銅杖持於手中,發現果然是中空的。

實心的銅杖很費銅,因此這個時代的銅匠經常打製一片薄薄的銅片,然後卷起來,將兩頭切整齊,便是一枚銅杖。明遠在刻印坊製作銅活字的銅匠那裡見過這種做法。在宮黎這兒一看,果然是一樣。

“好了!”

這時,宮黎頭上騰騰地冒著熱氣,將石臼從窯爐中拖出來,用鐵鉗鉗著石臼,將裡麵紅亮粘稠的液體倒出來一團,落在一片鋪開的銅板上。

眼看這一大團粘稠的玻璃液軟趴趴地散開,成為“一坨”,宮黎趕忙托著那塊銅板的邊緣,開始左右晃動。

這種做法令明遠想起小時候看家裡的廚子做藕粉圓子,一隻竹製的笸籮裡,一隻隻渾圓的圓子就漸漸成了形狀。

沒想到那枚滾圓滾圓的玻璃球,也是這麼做出來的。

宮黎隻要持續晃動那枚鐵板,讓板上的玻璃料始終保持球型,等到它慢慢冷卻下來,就是一枚渾圓透明的玻璃球。

明遠表示:感謝宮小乙為他解惑。

他卻沒有繼續旁觀宮黎將整隻玻璃球定型,而是手持那枚銅杖,靠近那隻滾燙的石臼,將裡麵還剩的一點玻璃料搗了搗,讓它沾在銅杖的一頭。

宮黎一眼瞥見,明遠這穿得周周正正的小郎君,也不怕熱,站在窯爐跟前,用一根銅杖搗著石臼裡剩下的玻璃料,當場嚇了一大跳。

“明郎君,小心,小心被燙——”

聽說了父親的經曆,宮黎已經認定明遠是自己的半個金|主了,哪能親眼看著金|主大人被燙?

手中的銅板和未完全冷卻的玻璃料全部被宮黎撂下,玻璃匠人咋咋呼呼地來“搶救”明遠。

他卻見到明遠舉起手中的銅杖,將上麵沾著的粘稠玻璃料重新送入窯爐裡燒過。

已經有些暗淡的玻璃料重新變得色澤紅亮。明遠看看差不多了,就將銅杖的另一頭送至口邊,鼓起腮幫子,往裡麵用力吹了一口氣。

銅杖另一頭的玻璃料頓時鼓了起來。

趕來“搶救”的宮黎一時間目瞪口呆,定在原地,一步都邁不出去。

明遠舉起手中的銅杖,看看另一頭的玻璃料鼓起了一個小泡泡。

切,才這點肺活量!

最近的拉弓和紮馬步真是白練了。

他毫不留情地在心裡“鄙視”了一下自己,一轉手腕,已經再次將銅杖的另一頭送進窯爐裡。

少頃,明遠再次將銅杖拿出來,這時宮黎已經大致看出了一些門道,在旁躍躍欲試。

明遠又吹了一口氣,奇跡般地將銅杖另一頭的玻璃料吹成了一個小小的“玻璃泡”。形狀猶嫌不夠圓,明遠便再次將銅杖放進窯爐,一麵加熱,一麵讓銅杖轉動。

那枚鼓起的玻璃泡便自動變得圓潤。

這時宮黎如同一個第一次見到大象的小孩,呆呆地站在一旁,看明遠操作;他又像是一個突然偷窺見了天書的修道者,險些當場就手舞足蹈地慶祝起來。

“要不,你來試試——”

明遠將銅杖遞給宮黎,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這種任務,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吧。他身上這件繭綢的外裳,已經被窯爐裡飄出的火星燙出好幾個小洞了。

下次再來這作坊要1127變件工作服。

宮黎接過明遠手中的銅杖,湊至口邊,用力鼓出一口氣。

果然,銅杖另一頭的玻璃泡又大了一圈,並且終於顯現出明亮而透明的光澤。

這名有誌於改良“玻璃”的年輕工匠見過他人用壓模法製玻璃器,也自創了“滾球”法製那渾圓剔透的玻璃球。但他還從來沒想過,竟然還能用“吹製”的辦法製玻璃。

宮黎一麵小心翼翼地吹氣,一麵控製手中的銅杖,不時轉動,以確保那個玻璃泡始終保持滾圓的形狀。

待到他覺得形狀差不多了,便從窯爐中取出冷卻。

終於,玻璃泡冷卻至不會再軟化的程度。宮黎按照明遠的指點,取來一枚鋒銳的小刀,沿著玻璃泡的“瓶頸”,輕輕地劃了一圈,隨後用一幅麻布包住圓形的玻璃泡,然後輕輕地一掰。

隻聽“啪”一聲脆響,玻璃泡完好無損地從銅杖的終端被掰了下來,邊緣整整齊齊。或許還略有些毛糙,但隻要輕輕打磨,這就是一隻完美的“玻璃泡”。

宮黎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做出這麼一件器皿,呆看了半天,傻笑一陣,手舞足蹈一陣。

而明遠揮袖擦擦額頭上的汗珠,心想:這都要感謝某旅遊勝地專門請玻璃匠人展示古法吹製玻璃器皿。

沒吃過豬肉但看過豬跑——現在看起來這也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