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千萬貫(2 / 2)

“屆時如果遼國震怒,怪罪高麗,親遼一派的勢力遭到打擊,高麗親宋一派許是能得到更大的政治利益。”

曆史上在大國之間玩這種小把戲的國家多得很,隻是“長袖善舞”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更多的恐怕是“玩火自焚”。

明遠說完,蘇軾秦觀都覺得有道理。而種師中與宗澤兩個小朋友也都點頭表示聽懂了。

蘇軾還在歎氣,道:“確實如此,從那高麗人遞來的公文,上麵但書甲子,不寫年號。也不知是因為高麗人當真不通禮儀,還是存了試探之心,故意為之。”

在座之人聽說高麗人的公文上隻寫了用乾支紀年法所紀的“辛亥年”,而沒有寫上當今官家的年號“熙寧四年”,都感氣憤,覺得這高麗使臣此舉實在是蔑視了整個大宋。

年輕氣盛的種師中和宗澤都認為,一步都不能相讓,應當揮起大笤帚,馬上把這些高麗使臣都趕回去——還想去汴京?想得美!

明遠一聽,心中一動,趕緊問蘇軾:“子瞻公打算如何處置?”

蘇軾將手一攤,道:“自然是退回公文,並鄭重告知。兩國邦交,不是兒戲。對方若真是存了試探之意。那這等邦交往來,不要也罷。”

明遠卻轉了轉眼珠,對蘇軾道:“子瞻公且不要著急退回高麗使臣的公文,請儘量扣下一兩天。我試試來打探一下高麗使臣這次的態度。”

他這話一說出口,蘇軾與秦觀立即明白了明遠的意思。

而兩個小朋友卻依舊在飯桌上抗議。

卻見明遠笑眯眯地說:“有一句話聖賢大約從沒說過,但是多數時候很管用:‘能夠不用武力就辦成的事,就不要用武力。”

其實他心中想的那句話是:“靠欺騙可以取勝時,絕不要靠武力。③”

他說這話唇畔帶著神秘的微笑,再加上想出令人興奮的主意,連雙眼也似乎在閃閃發光。

蘇軾與種師中都是習慣了,見怪不怪。而秦觀與宗澤則都是一呆,心中都在想:這個小郎君相貌雖美,但為什麼總給人一種感覺——隨時能把你帶到河溝裡去?

*

杭州府那邊,蘇軾果然扣下了高麗使臣的公文,也沒有多說是為什麼,隻是告訴他們公文出了很大的問題,不能予以放行。

高麗使臣頓時急了。

正如明遠所預言的那樣,高麗小朝廷如今正是為了自己的權力鬥爭需要,才有了親宋之舉。但如果使臣第一次朝貢就把事情搞砸了,親宋的一派便是砸了自己的腳。

他們幾次想要向杭州府詢問緣由,都吃了閉門羹。

上次他們縱容押伴那麼一鬨,得罪了整個杭州驛的上上下下。如今杭州驛有蘇軾撐腰,不再單獨為使團供應菜蔬米糧,也不讓他們使用廚房。隻有驛館的大鍋菜,愛要不要。

使團裡的人既無法前往汴京,也沒臉返回高麗。

他們的押伴便給出了一個主意。

“上次的事,很明顯是惹惱了杭州府的蘇通判,現在有他在從中作梗,使得事情無法推行下去。不如我們安排一下,找一位蘇通判的朋友,讓他做一下中間人,雙方好好把話說開。”

高麗正使王彬與副使金世禎一商量:也隻能這樣了。

這位中間人,顯然就是明遠了。

約見的地點在錢塘門外的望湖路,明遠在那裡有一間長年預訂的閤子。

王彬與金世禎換上了漢人的袍服,頭戴竹笠,在杭州驛登上小船,直出錢塘門,泊在望湖樓下。

待他們趕到樓上,明遠已經在閤子裡等他們。

高麗正副使同時覺得眼前一亮,隻見明遠身穿一身月白色的綢袍,衣袍的顏色與樓外水天之色相當接近,綢衫反映的柔和光線,將明遠一張清秀無儔的臉龐映亮。令王彬與金世禎同時暗暗叫了一聲好:宋國竟有如此人物!

明遠卻將手中的扇子輕輕一揮,請王金二人入座。

閤子內的酒桌上,已經擺了一桌精致的席麵,菜品的質量,是杭州驛被惹惱之後,每天供應的大鍋菜不可比的。

但王彬與金世禎哪裡還有心思品嘗美味的菜肴。

他們兩人局促地坐下,金世禎先用流利的漢話介紹了王彬與自己的身份——王彬是“六王子”,而他自己,是“世家子弟”。他們兩人因為仰慕大宋上國的“文采風流”,才促成了此次出使。

明遠一邊聽金世禎自抬身價並拍著各種馬屁,一邊揮扇微笑,一邊心說:吹吧,你就吹吧。

他始終沒怎麼開口。

金世禎便心中緊張,越說越艱難,到最後,便是與王彬一起齊齊閉嘴,兩人都喊著乞求的眼神,望著明遠。

明遠看火候差不多了,才搖著扇子緩緩開口。

“說實話,蘇公前些日子對使團的作為確實相當惱怒。”

“身為外國特使,便可以無視地方州郡官員的管轄權限,你們高麗的商船,以後還要不要來杭州港了?”

王彬的漢話水平沒有那麼好,但金世禎卻聽出了弦外之音,喜出望外地問道:

“蘇公是希望高麗與宋國通商嗎?”

明遠卻輕輕地搖著扇子,顧左右而言他地回答:“我是今年四月末與蘇公一道出發,從汴京來的杭州。”

兩名高麗使臣瞬間自行腦補了七七八八,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都向明遠行禮,無比懇切地開口——

“請郎君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