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億萬貫(1 / 2)

呂惠卿與蔡京正坐在王安石的書房中聊著天。

王安石起居一向儉樸,這間書房裡也布置得極其簡單,桌上除了一枚安著玻璃燈罩的油燈之外,就再無其他裝飾。

老仆上送上來的茶,也是極其普通的茶,殺青後再炒製的散茶,而後以沸水衝泡。

蔡京與呂惠卿各自品一口茶,對視一眼,都道:“明遠!”

奉茶來的老仆點頭應道:“這確是南方來的明郎君贈與我們衙內的,衙內奉了給相公以做待客之用。”

呂惠卿點了點頭,對那老仆道:“你且下去吧!”

王安石的外書房裡,便隻剩下呂惠卿與蔡京兩人。

今日王安石邀了呂、蔡二人到來,原本是要議市易司的事的,剛開口談了幾句,王安石便被官家宣召入宮。王雱今日也不在家裡,王家便無人招呼這兩位。

但呂惠卿與王安石情若師徒父子,以前也發生過呂惠卿留在相府,代替王安石招呼新黨臣僚的事。

因此呂惠卿留下蔡京,兩人剛好就市易法做一番深談。適才呂惠卿問起京城中米價回落的情由,蔡京便笑道:“我與遠之是雙管齊下。”

他必須把明遠拉上,才能順利解釋京城中的米價為什麼會下降。

畢竟界身巷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看似是商人們自發聚在一起,但與明遠的安排謀算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說,如果沒有明遠的刻印坊能夠及時印刷汴京城中各宗商品的價格,如果沒有明遠號召修建的高速路能將這些消息送出去,再將貨物運進來……也就不會有如今的局麵。

蔡京解釋了界身巷交易所的作用之後,又誇誇其談道:“漢代桑弘羊平準法,弊病在於官商勾結,於是無法‘平準’。京此次接手市易司,便著力防止牙人與商旅相勾結,又或是收受好處,從中抬高價格。”

“而遠之則是想方設法,將京中各物價格高企的消息散出,引外地客商入京售貨。如今既有兩條公路在,客商進京殊為便利。”

“如此一來,京城中的糧價便自然而落。”

“此理在明遠之所著的《經濟學原理》中可見一斑,果真用到實處,效用確實驚人。”

呂惠卿衝蔡京笑著點頭:“遠之那本《經濟學原理》,我也看過,難得他竟能將平日裡如此尋常的事例,概括成‘原理’,淺顯易懂之餘,還能叫人挑不出錯。”

這兩人都是頂級的聰明人,因此說起話來也各自藏了幾分。

蔡京此刻聽呂惠卿所說,似乎意有所指,是說他在市易司的差事上,隻是“挑不出錯”而已。

蔡京暗自皺眉,沒想到自己在市易司最麻煩的時候自請主持,此刻竟然隻得這點評價。

但他也隻能好聲好氣地向呂惠卿示意,請呂惠卿指點。

呂惠卿呷了一口茶,當即歎道:“如今你我之責,便是為人主分憂。須知‘平準’絕非市易法的唯一目的,更要為國家開源,增添財稅收入才好。”

蔡京忍不住皺眉:商貿活躍,增加的駐稅與過稅增多,難道不一樣是為國家開源。

但他馬上又舒斂了眉頭,畢竟呂惠卿的官位遠在他之上。以蔡京的個性,萬萬不會得罪眼前這位。

在能屈能伸這件事上,蔡京做起來沒有任何問題,這位剛剛殺入京城官場的年輕官吏當即陪著十二分的小心,對呂惠卿笑道:“吉甫兄難道不是想要在京中也推行交子嗎?”

呂惠卿立即來了興趣,抬眉笑著望向蔡京,想知道他有什麼好主意。

“京剛好有一計可以奉上,且能與市易法搭配。”

呂惠卿一邊聽一邊心中思忖,臉上卻笑容不減。待到蔡京全部說完,他笑容更盛,連連點頭,大聲讚好,道:“不愧是元長!”

蔡京雙眼微眯:他就知道這個主意能得到呂惠卿的讚同。

隻是他不會告訴呂惠卿:這個主意,其實也是從明遠那裡得來的靈感。

當然,這個法子也頗為冒險——隻不過冒的是他呂惠卿政治聲望的風險,而蔡京自己又暗中留了一手,真出了岔子,蔡京也不怕。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通報,說是王安石回來了。

呂惠卿與蔡京趕緊起身,不多時,王安石就還穿著他那一身官袍,趕回自家書房裡,看見呂惠卿與蔡京,便道:“正好,你們兩位都在——”

呂蔡二人一起望著王安石,很想知道皇帝宣召宰相入宮,究竟是為了何事。

誰知王安石為難地伸手拈了拈自己的胡子,道:“天子還是想要見一見明遠。”

上次南禦苑演武,據說趙頊就曾經感慨過“大隱朝市”,很遺憾當日明遠沒能依命覲見。

在這之後官家竟然依舊念念不忘?專程召宰相入宮,竟然就是為了要見見這個少年郎?

呂惠卿與蔡京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瞬間都流露出一絲嫉妒與忿忿不平之色。

畢竟“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呂惠卿與蔡京都是從人才濟濟、聰明人相互打破頭的福建嶄露頭角,一路高中進士。個中艱辛,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然而明遠隻是一介白身,連科舉都沒參加過,官家竟然想要親自見見?

他憑什麼?

但此刻在王安石麵前,呂惠卿與蔡京都很妥善地掩飾了心意。

呂惠卿便道:“明遠年少多金,頗多智計,為國有功,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天子想要見見,也屬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