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門天子啊!領著瓦剌到大明來,想讓大明的將軍不戰而開城門,這不是要把大明江山給瓦剌雙手奉上?
朱瞻基氣得上氣不接下氣,抄起案幾前的杯子狠狠一砸,可也擔心萬一大明官員顧忌他那蠢兒子皇帝的身份,打開了城門,大明才是真正的危矣!
一時間,朱瞻基臉色就更不好了!
好在,沈悠給了他一顆定心丸,【幸好,叫門天子糊塗,不代表所有人都糊塗,宣府守將羅亨信、大同守將郭登等人頭腦清醒,以江山社稷為重,拒不開門。】
【想這古往今來無數不畏生死,守衛在邊境的將士們,支撐他們的都是他們身後的無數百姓。他們不僅為君王守天下,更為天下百姓守天下。這,才是無數將士哪怕明知不敵,卻沒有放棄的原因。所以,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重文輕武。到最後,文人們都看不起武將。文臣武將,各有分工,各司其職,本該是相互輔佐,相互成就的不是嗎?】
是的,沈悠想到書中記載那些文人對武將的輕視,心裡沉甸甸的,【若沒有武將們不畏生死守衛在邊境,無數將士拋家舍業,豈有邊境安寧,國家發展?太平是保證一國發展的基本。否則百姓安能休養生息,又談何再建山河?】
吐一口氣,沈悠想將心中的鬱氣吐出去,再一次繼續道:【然而,就這樣一份為國為民之心,也未必能容於那些自私自利,無/恥之極的人。叫門天子就是這樣一個人。為瓦剌領路的他,在他心裡,千萬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他一人。否則他怎麼敢以大明天子之名,令守城的將士打開城門,讓他領人進去。】
【瓦剌一看好啊,叫門天子沒用,不勞而獲不可能,好說,那就打吧,真刀真槍的乾。瓦剌首領也先率領瓦剌兵馬直奔北京城,大有不破北京誓不罷休之勢。一時間,大明朝膽顫者不計其數。好些人開始準備南遷,一時間整個北京都被恐懼籠罩。】
【大明危急存亡之時,於謙於少保出麵,且向太後孫氏進言獻諫:
一、主張南遷者斬;
二、誅殺宦黨,以平民憤。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土木堡之變,北京眼下的變故,追根究底都是叫門天子的錯,但百姓們也需要一個宣泄口,再沒有比太/監王振的人更能殺而平息民憤的。
三、另立新君,彼時叫門天子膝下已有一子,且被封為太子,然太子年幼,主少國疑,且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際,大明朝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一個不懂事的孩童身上,故,於少保請立宣德帝另一子,郕王朱祁鈺為帝,尊某位叫門天子為太上皇。由此,也能壞了瓦剌人的所有計劃;
四、調兵譴將,任人為才,調集糧草。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於少保調動所有百姓迅速將儲備於通州的百萬石糧食運往北京。自此,於少保先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又被剛剛登基,明年開始改元景泰的皇帝授予“提督各營軍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營將領皆接受其節製。將士凡有違抗軍令者,於少保有先斬後奏之權。】
一群人聽著都覺得於謙這事情乾得實在漂亮!
秦始皇很是讚許道:“是個好苗子。這才是像要打仗的人。”
劉邦認同於謙的同時,也對景泰帝頷首道:“不錯,這才像皇帝。自己沒那本事,就該把事情交給有本事的人去辦。”
旁邊的呂雉瞄了劉邦一眼,劉邦最大的好處就是知人善用,故才能得天下。
朱元璋心下那口氣也終於稍稍得緩。好,好,就算出了個沒用的兒孫,總算有一個於謙讓他有所欣慰。
對於朱瞻基來說,哪怕他早有猜測,親耳聽到沈悠說出朱祁鈺為繼位之君時,終是讓他得以完全確定。叫門天子,叫門天子,如此沒有骨氣的人竟然是他的兒子,他的兒子。
【自此,於少保開始北京保衛戰,硬生生把大明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雖然咱們這一期是要扒一扒戚少保,可於謙於少保此人也不得不提。畢竟一個個朝代說下來,大致也解釋了一下明朝的曆代皇帝,對大明來說,土木堡之變讓大明朝由盛轉衰,對天下人來說,於少保之死,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因而更能體現戚少保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