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是非功過(1 / 2)

【咳咳咳,彆想歪,彆想歪,彆一聽關係一個情字就想到那些風花雪月的事。張居正的“奪情”是因為按照自來的禮法規矩,父母過世,當官的須得丁憂在家守孝。 “奪情”也就是“奪服”,都是指喪期未滿,除掉喪服,出任為官的意思。】

【萬曆五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此時剛剛推行改革不久的張居正按製該回家守喪二十七個月。然而,按當時的局勢,張居正可以離開嗎?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不是張居正聯合司禮監大權在握,絕沒有所謂的萬曆新政。那麼張居正一走,所謂的新政還能繼續推行嗎?】

【但凡不蠢的人都明白,張居正現在不能依製回家守孝,否則必將讓張居正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化為灰燼。事實是張居正也確實那麼做了,雖然是和萬曆帝唱了一出戲,以皇帝離不開他的名義奪情,讓張居正繼續在朝中主持新政。】

【可這樣一來,哪怕是從來對張居正沒有多少意見的人,在奪情的事件後,麵對依然在朝堂上主持政務的人,一時間都開始質疑張居正。畢竟忠孝二字,從來都是儒家對於人們的要求,張居正這番作為,無異於親自將最大的把柄遞到彆人的手裡,讓人借此機會將他拉下馬。】

【好在,此時的萬曆帝對張居正還是信任更多,因為他的信任,縱然無數人道張居正的不是,張居正受儘天下非議,為天下人所不恥,他還是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推行新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有人或許會說,張居正此舉實在不妥當,他這不是自己把自己給坑了嗎?完全是把原本的路人緣給敗得一乾二淨。可是,當時的局勢,果真會有人給張居正二十七個月?又會在二十七個月後,有張居正再次回到朝堂上的機會?】

【萬曆新政,張居正觸及了所有人的利益,可以說,當時的張居正完全是各方麵不討好的想方設法救大明於難。 “考成法”自不必提了,讓多少官員丟了官位?清丈全國的土地,又損及了多少達官貴人,鄉紳他們的利益?處處不討好的做法,導致張居正的敵人幾乎存在於各個階層。這些人一但找著機會,他們會給張居正翻身的機會?】

【無時無刻不希望奪回屬於他們的權,他們的田,他們的利的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給張居正出手的機會,但他們絕不會給張

居正第二次同樣的機會。張居正顯然很清楚這一點,所以,縱然為天下不恥,他也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退。】

/>【變法之人,早有舍身的準備,不過是為人詬病罷了,張居正自問為大明能做的都做了,未來,多這一件事不多,少這一件事不少。相比起他損及於彆人的利,孝與不孝,反而顯得無足輕重。】

其實,所有聽著沈悠說起張居正奪情這個事,但凡不蠢的人都知道,張居正處在那樣的位置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在國家之利和自己的名聲之間做選擇,誰都知道該怎麼選。

張居正主持新政不容易,到了現在,但凡張居正敢退一步,之前他的付出都將付之東流。

作為有作為的君王們,都能明白張居正的選擇。

“大明啊,真是人才濟濟。”秦始皇控製不住的犯酸。沒辦法,誰讓他缺人!

【說到現在,免不了有人覺得我在幫著張居正說話,張居正哪有我說的那麼好。要知道鼎鼎大名的清官海瑞在張居正主政的時間裡,並不受重任,這樣一個清官張居正都不用,可見張居正不過如此。】

【清官啊,不貪不賄,如果在洪武帝時,洪武帝肯定高興有這樣的清官。可是看看海瑞的政績是什麼?為官最重要的就是斷案,明史有載:“與其冤屈小民,寧願冤屈鄉宦”。換而言之,為一方官吏,海瑞不能明察秋毫,以一己偏好而斷案。應該?】

又被拉出來的朱元璋剛想說,清官都有問題,結果聽到海瑞斷案的準則,朱元璋黑了臉。

【對,海瑞是清官,我們提倡官員清廉,也認可海瑞的清廉,但海瑞為官期間,既不思改善民生,也不想讓地方經濟增長,這算是什麼?算不算不為?誠然,海瑞也是大力推行“一條鞭法”的人,但是相比他為官的不作為,每當一個地方的官就以一己之力拉低當時的經濟,試問,這樣的人但凡不是要將他束之高樓,當個吉祥物,誰用?】

【張居正主政時,無論多少人舉薦海瑞,張居正就是不肯起用海瑞,這也成為張居正為人詬病的一件事。然,身為輔政大臣,張居正既然推行“考成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整頓吏治,讓那些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下去。以當官考核的標準,清廉是唯一的準則嗎?為官不能伸張正義,不能造福百姓,帶動地方經濟,讓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那為什麼要用這樣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