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四次投軍的嶽將軍(1 / 2)

【對此,很多人又有意見了, “莫須有”這個罪名分明是秦檜扣到嶽飛頭上的,怎麼我把錯全都歸到趙構頭上了?上期說朝宦官專權的事,算是已經給各位分析過了,這不過是皇帝的權謀罷了。什麼皇帝受奸相蒙蔽的話,完全是皇帝的托詞,趙構但凡不想殺,能是秦檜說幾句話就能決定的?嶽將軍是何許人也,想殺能隨便殺的?】

此言不虛,當皇帝的人都明白這麼一個道理。可是,沈悠說得過於直白,往後,他們再想拉著誰來當墊腳石可就難了。

也不對,好些道理並不是因為他們身邊的人不明白,單純僅僅是因為他們是皇帝,沒有人敢直接將錯都歸到他的頭上。

【誠然,秦檜不是什麼好東西,作為一個喜歡弄權的宰相,他不過是明白了趙構的心思,事事做在趙構的前頭,好讓趙構對他更器重。追根究底想殺嶽將軍的必須是趙構。然而,秦檜受到懲罰,趙構卻一直沒有得到他應有的懲罰。】

【嶽飛將軍,還是從頭說起吧。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年時喜讀兵法,為人沉穩寡言,曾拜名師學習騎射,能左右開弓,刀槍之法也是精通,武藝在當時一縣無敵。】

【宣和四年,年僅二十歲的嶽將軍應招入伍,彼時相州發生動亂,嶽將軍請命領百騎伏兵,生擒作亂的二賊,寇陶俊、賈進。然父親嶽和病故,嶽將軍不得不離開軍隊,回鄉為父守孝】

【宣和六年,嶽將軍因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家中生活艱難,為謀生路,前往河東路平定軍再入軍營,為騎兵效用士,不久擢為偏校。】

【靖康元年,嶽將軍隨軍出戰,軍隊大敗,嶽將軍從平定軍中突圍,回鄉的嶽將軍親眼看見金人入城後宋人慘遭殺戮,百姓受人奴役,苦不堪言。心中憤慨,意欲投軍,然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恐於亂世中難以保全。嶽母姚氏深明大義,積極鼓勵嶽飛從軍報國,親自在嶽將軍背上刺下“儘忠報國”四個字。望嶽將軍勿忘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之苦。】

【嶽將軍銘記教誨,第三次投戎,此時趙構抵達相州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嶽將軍隨同劉潔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此後,嶽飛奉劉浩之令,帶三百騎兵往李固渡偵察,在侍禦林與金兵遭遇,嶽飛殺死敵將,擊退金軍。後在滑州南再遇金軍,嶽將軍奮勇當先,又以百騎而殺敗金軍,可謂英勇敢戰。】

【前

麵說過,趙構那麼一個貪生怕死之人,金軍再圍開封,宗澤一再請戰,他卻隻想跑路。宗澤無奈,隻好孤軍前往,恰好,嶽將軍這回碰上了宗澤,宗澤率部進軍開德府,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嶽將軍英勇奮戰,以軍功升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嶽將軍隨軍轉戰曹州,身先士卒的嶽將軍,揮功雙鐧,直貫敵軍,激勵軍隊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裡。嶽將軍因功遷武翼郎。然而彆忘了,最難對付的敵人永遠不在前方,而在內部。趙構一味求和,嶽將軍所屬的劉浩部,很快被元帥府改隸黃潛善,不再歸宗澤指揮。】

【不用想也知道,能讓趙構信任的人必然是不敢與金軍交戰,隻一味喊著保存實力,按兵不動的人。嶽將軍親眼看著宗澤在前線奮戰,而他們大部人馬卻一退再退,那一刻的嶽將軍未必不會比宗澤將軍更絕望,更痛心。】

【隻是,這也僅僅隻是開始。親眼見到所謂的“靖康之恥”,而趙構卻在應天即位,改元建炎,明麵上趙構用主戰的李綱為左右,卻對一乾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極為器重。而且采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準備退到長安、襄陽、揚州。】

【時年25歲的嶽將軍向趙構上書,洋洋灑灑千字,指責投降派,力主戰金,收複國土有望。可

惜,最終卻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嶽將軍更被革除軍職,逐出軍營。】

沈悠長長一歎,多少人不是如此,一片丹心無人懂,更落得一個被革職逐出軍營的下場,大宋啊,果然都是自己作的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