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趙國連城門都不讓他進。】沈悠搖頭晃腦的繼續道: 【之前我說過了,隨著秦國扣了楚懷王,楚國已然另立新君,楚懷王到底知不知道這個事,暫時沒有得到任何證實。但趙國肯定是知道。趙國此時如果讓楚懷王進了趙國,再幫忙送楚懷王送回楚國,這確定不是想讓楚國內亂?再加上誰都知道秦國把楚懷王給扣了,趙國把楚懷王送回楚國,這難道不是和秦國唱反調?趙國至於要為了楚國與秦國交惡?】
不少人都搖頭,說趙國無情無義也好,欺軟怕硬也罷,有些事做不得。
【而且,有一說一,楚懷王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屈原大夫投江自儘,就因為看著楚懷王的昏聵而絕望。幫一個昏聵無能的皇帝,得罪一個已經強大的秦國,那對趙國而言是什麼好事?連宣太後都明白於己不利的事不能為之,各國的聰明人不在少數,楚懷王,注定回不去他的國了。】
【趙國進不去,楚懷王並沒有放棄,轉頭就想往魏國跑去,可惜,魏國也不敢收留他。最後秦國的人追上來了,無二話,接著把人請回鹹陽城去。一年後,楚懷王病逝。嗯,該說秦國仁義還是不仁義呢?他把楚懷王的棺槨還給了楚國,可人活著那會兒,哪怕楚懷王不鬆口割讓城池,那也果斷不放人。】
這波操作,確實挺騷的!
【就秦昭襄王扣楚懷王的事,細細分析一下,為什麼秦昭襄王要扣楚懷王呢?朝秦暮楚的意思都知道的,楚懷王是朝秦暮齊,他是個反複之人,麵對和秦國的盟約,那是應得再好,一個轉頭他又跟齊國搭上,更給秦國捅刀子。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然後秦國方麵就覺得這個事不能忍了,反正楚懷王的存在對楚國來說也算不上好。楚國的國力就是楚懷王給敗的。然後就有了扣住楚懷王的事。】
【不過,這個事也要分析分析,就當時秦國扣楚懷王的情況,那可是宣太後攝政的時候,因而也有人猜測此事乃宣太後所為。楚國是宣太後的娘家,按理來說應該能夠成為宣太後的後盾。事與願違,楚國不支持秦國也就算了,專門在背後捅宣太後的刀子。】
【彼時大秦算不得好,秦國若是不穩,秦昭襄王的位子但凡坐得不穩,宣太後能有什麼安穩日子故?因此,誘楚懷王入武關,扣押下楚懷王,明顯是利大於弊。至於楚懷王給不給城池的,已然不重要。】
r />
【隻是相關猜測,並非故意把功勞都扣到宣太後身上,反正不管是宣太後或者秦昭襄王,秦國得有明君,秦國興矣。再繼續說說秦昭襄王的第二個騷操作,稱帝!對,彆懷疑,大家都沒有聽錯,秦昭襄王曾經稱西帝,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他還特意派使臣尊稱齊潘王田地為東帝。不過這事齊潘王聽勸,去帝號,轉身還約諸侯國合縱攻打秦國,最後秦昭襄王不得不去帝王,恢複稱王。】
這個,這個事就略為有點丟臉了,秦昭襄王表示,天幕,你其實可以不提的。
【提秦昭襄王,有一個人是必須得提的,誰呢?武安君白起!不知道武安君白起嗎?武廟十哲,以薑太公為主,漢時的張良為配,其下便是十哲,皆為曆朝曆代的良將,分彆是: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仆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動列於左,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列於右,以良為配。這可是武將的最高配,凡能入武廟十哲者,哪一個不是鼎鼎大名的忠臣良將?】
看沈悠那激動得,感覺她渾身上下都透著喜悅。彆說沈悠了,武廟十哲的一個個被點到名的從一開始的驚愣,隨後何嘗不是不可置信!
白起從自己的名字從沈悠嘴裡說起那一刻起,還懷疑自己聽錯了,結果沈悠最後給出了肯定,那
一個個良將的名字說出,聽在白起的耳朵裡,讓白起終於相信,他沒有聽錯,說的人正是他。
【武安君白起,為秦主將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料敵如神,出奇致勝,威震六國。秦昭襄王十四年,以左庶長統兵於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掃平秦國東進之路。因功接連升為國尉、大良造。】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大舉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領楚國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之後屢破三晉,不斷攻取韓魏領土,他最出名的一戰莫於於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發動對趙的長平之戰。此戰重創趙國主力,武安君卻也因此下令坑殺趙軍四十萬,令天下震驚,更為後世所詬病。】
聽著沈悠細數白起的功勞,秦國國君和秦王們紛紛點頭讚許,很是以為不錯。直到聽說白起敢坑殺趙軍四十萬,饒是他們都怔了怔,可隨後卻又恢複了沉著。
為將者選擇如此行事,必有其道理,降軍四十萬,把這四十萬人留下,對大秦而言未必是
福。既然成為大軍的主將,在戰場之上,為君者隻需要相信將軍們的判斷。不管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