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率性而為(2 / 2)

【誰都向往大唐盛世,架不住大宋的情況,沒能出一個像唐太/宗的人,反倒是一個個皇帝過分窩囊。沒能在武力上向唐太/宗比齊,總能從各方麵無聲的入手,好讓唐太/宗的品德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這樣一來,和唐朝比的時候,宋朝才能誇誇他們的皇帝,不然被秒得太過了。】

哎喲,本來心情算不得很好的李世民在聽完沈悠的話後,想到宋朝人們的表現,嗤之以鼻,很是以為沈悠說得在理。可是,他是隨便能讓人黑的?

【相比於唐高祖是被兒子坑得不得不起兵,我更傾向於唐高祖也是有追求的人。哪怕在唐朝的曆史上,因為李世民過於耀眼奪目,讓他黯淡許多,但並不代表唐高祖是一個無能昏庸的人。真要是這樣一個人,能養出李世民這樣的兒子。不僅是李世民,還有平陽昭公主。這兩位的才乾,我不相信他們是自學成才的。】

哪怕隱太子和齊王和他們兩個一比是稍遜色,那也僅僅是跟李世民和平陽昭公主比而已。和其他人比,他們絕對毫不遜色。所以不管是唐高祖或他們故去的母親,肯定都是聰明睿智的人,否則怎麼可能培養得出那麼幾個都優秀的兒女?】

李淵表示沒錯沒錯,彆太不把他當回事了,他要真是個糊塗蟲,他能成為大唐的皇帝?就算兒子女兒們再能乾,幫他打了很多的仗,並不代表內部安定不需要費心。

哪怕他是得了兒女的便宜,不需要操心太多天下得以一統,並不代表他是無能之人,得被人逼著坐上這個皇位。不過,隱太子是什麼?

【倒是《舊唐書》中關於宇文士及的記載,降唐後的宇文士及讓高祖大悅,曰: “此人與我言天下事,至今已有六七年矣,公輩皆在其後。"說這話時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六七年前,那是隋煬帝大業八年,彼時的李世民不過是少年,當爹的能跟尚且乳臭未乾的兒子討論國之大事?諸多籌謀?】

【比起《新唐書》把唐高祖寫得跟個沒用人一樣,我更願意相信《舊唐書》中透露出的唐高祖那份未雨綢繆,審時度勢而早做打算。】

李淵終於是覺得沒有那麼窩囊了,他絕不會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沒用的玩意。連起兵造反都要兒子使出美人計逼得他為了活命才不得不謀反。就當時的天下時勢,誰要說沒有趁亂作為之心,定都是騙人的!哼,隻是誰也不確定造反的人能不能笑到最後。

而貞觀時的李世民麵容叫人晦暗莫測,底下的人對於天家這一對父子,其實根本不想管他們父子的事。以前的舊事,天幕說就由天幕說唄,於大局已經不會有任何影響。

【總之,唐高祖於太原起兵,接下來就是攻城略地。首戰必須得利,大軍西上賈胡堡,隋將宋老生率精兵兩萬屯堆邑,就為了滅掉他們這支兵馬。雙方交手久矣,天降大雨,以至糧食供應不及,高祖生了退意。可是李世民卻陳明利弊,道: “他們起兵是為救黎民蒼生,應當先攻下鹹陽,號令天下。初師即退,原本追隨他們的人必生恐慌,隻怕會一哄而散。退回太原,這是為賊打算,拿什麼來自我保全?”】

【可是,唐高祖他不聽勸,這就要催促大軍回太原。李世民一看勸不動,乾脆在外頭大聲嚎泣,哭得唐高祖都聽見了。不得不說,這時候的李家父子感情其實很是不錯,若不是在父母的疼愛中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像李世民一

般率性而為?高興就笑,難過就哭,終此一生從未變過。】

嗯,秦始皇表示,作為一個皇帝,率性是好事嗎?高興就笑,難過就哭,這豈不是沒有半點帝王的威嚴?

可是李世民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他就是高興就笑,難過就哭怎麼了,他覺得挺好的。看看他的臣子們也沒有一個因為這個事覺得他這個皇帝有什麼不好。不拿他這個皇帝當回事。

【高祖是不能不管兒子的,尤其兒子在外頭哭得那樣的傷心,他就是想撤軍,他倒是走得了。無奈之下的讓人去尋了某個在高祖看來堪為熊孩子的李世民到跟前,問起李世民因何而哭。李世民絲毫不打算瞞著,一五一十作答:"眼下軍隊全憑仁義起事,進戰則必勝,退還則潰不成軍。而一但軍隊潰散,敵軍必將乘虛而入,到時候他們所有人都會怎麼樣,可想而知。因此才覺悲痛。”】

不錯,確實是那麼一個道理,因此,但凡腦子清醒的人都認為應該聽李世民的話。可是,想到宋朝那些個皇帝,就沒有一個聽得進勸的,以至於本能的,一乾人都怕這唐高祖也是這個德性,那得嘔死個人!

【唐高祖一聽乍然清醒,不再讓大軍退兵,而是趕往霍邑。李世民終於說服自家的父親,接下來就是想方設法打贏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