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秦王戲竇軍(1 / 2)

【唐高祖聽完封德彝的話後,當即決定放手讓兒子去乾。李世民把前線後方全都穩住,立刻把心思全都放在前線。圍困洛陽時,李世民也沒有閒著,寫信給王世充,讓他歸降,王世充不予理會。】

【行,李世民不急,在這個時候,王世充處卻起了內亂,王世充的鄭州司兵沈悅派人到唐左武侯大將軍李世動處請降。唐左衛將軍王君廓連夜帶兵攻擊虎牢關,沈悅為內應,助唐奪取虎牢。彆小看虎牢關,這是後續李世民能夠大敗竇建德的關鍵。】

【唐軍圍困洛陽,以至於洛陽城內缺糧,往日那些有財有勢的人收集的奇珍異寶,賤如土芥。百姓易草而食,更有甚者都已經開始食土,原本的洛陽有三萬家,如今卻已剩不足三千家。饒是如此,王世充依然不肯降,不願意降。他在等,等著竇建德前來。這是他的救兵,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等到。】

【竇建德確實來了,一路西行,到滑州時,王世充的人已然引他們入城。竇建德的軍隊抵達酸棗,立刻攻戰管州,殺了刺史郭士安,再攻陷滎陽、陽翟等縣。水陸並進,用船運糧,向西溯黃河而上。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辯也派譴手下的將領郭士衡帶幾千兵馬與竇建德會合,竇建德所部共有十數萬,對外號稱三十萬兵馬。來勢洶洶,因此,唐軍中不少人都覺得應該避之鋒芒。】

【此時的唐軍隻有八萬兵馬,再加上王世充的兵馬雖然在洛陽城內,但也是虎視眈眈。誰人看了這樣的局麵都想避之鋒芒,可李世民卻反其道而行。李世民分析著當下的情況道: “雖然看起來好像他們落於下風,實則不然。王世充在洛陽城內糧食已儘,內外離心,眼下唐軍無須攻擊就可以從容收敵軍破敗之功。竇建德連破數城,將官驕傲士兵怠惰,我軍當進攻占據武關,扼守山川要衝。敵軍假若與我軍爭勝負,我會牽製敵軍。如果不戰,十日之內王世充一定土崩瓦解。反之,若我們不進攻,敵軍進入武牢,諸城剛剛歸附,人心不定,兵馬不濟,必不能堅守。一但讓竇建德和王世充合力,我們隻會更加的被動,這仗才更難打。”】

一群人聽著李世民的分析,不得不說確實如此。

所謂良機良機,就是那麼一個道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李世民其人,極是敏銳,也十分果斷。

秦始皇看向天幕,很是怨念那唐高祖既得了一個好兒子,也得了一個將帥之才,怪不得於亂世之中,天下最後是大唐的。

漢武帝眼中亦流露

出了讚許,不得不說,此人絲毫不遜於他的衛青和霍去病。

【分析情況後的李世民怎麼做呢?斷然是不能讓竇建德和王世充合軍的,屈突通立刻請命帶兵前去阻攔竇建德的大軍。卻被李世民拒絕了,他讓屈突通協助他的弟弟齊王李元吉繼續包圍洛陽,而他則率領騎兵三千五百人奔赴虎牢關。】

【抵達虎牢關後的李世民,對於來勢洶洶的竇建德,彆人怕他,李世民卻有心要挑動他出戰。當然,李世民預先讓李世動、程咬金、秦叔寶等人的部隊埋伏起來。隨後李世民便拿著弓箭,領著手持長矛的尉遲敬德走到竇建德的營壘前大聲叫喊,這麼大的動靜,竇建德手下怎麼可能聽不見。】

【一看哎呀,這才兩個人,沒道理他們那麼多的人都乾不掉這麼兩個人對吧。再者,李世民都報上家門了,他是秦王,大唐的秦王,竇建德等人是為解王世充之困,造就這一切的正是李世民。不用想,隻要把李世民解決,不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竇建德部下衝出幾千騎兵,李世民就那麼領著尉遲敬德打打退退,有人會說,切,這莫不是玄幻文?隻憑兩個人就敢到人家的軍前挑釁,彆讓曆史故事都變成玄幻文了。這是《舊唐書》中關於尉遲敬德記載中的內容,要是按《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內的記載,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個人挑釁幾千人,不,應該說是挑釁十幾萬兵馬,這李世民和尉遲敬德真是膽大包天!

饒是本來覺得李世民這樣的小兒竟然敢奪他們大隋江山的楊堅也不得不承認。嗯,他手下有能之與相提並論的人嗎?

再者,天下易主,沈悠可是再三提及是隋煬帝太作死。隋煬帝,他的兒子楊勇嗎?原本楊堅是不太確定,如今更是如此。

【再者,彆忘了我們太/宗可是能左右開弓的人。就我們的尉遲敬德,那也是勇冠三軍,能夠奪槊的人。兩人一個射擊,一個奪槊,兩下配合,竇建德的兵馬追趕而來,連連被李世民和尉遲敬德所殺。】

【饒是如此,竇建德手上的人也斷不能承認幾千人馬竟然奈何不得兩人,焉能咽得下這口氣。一路追擊,萬萬沒有想到,李世民要的就是他們追。早就已經按李世民的吩咐設伏好的人馬,等的就是竇建德的兵馬到來,一番交手廝殺,竇建德部大敗!】

漂亮!誰聽著不得讚一句李世民這波操作極好!聽起來後麵伏擊的人

打得那是十分順利。可這到敵軍陣前誘敵這份膽識,以及成功誘敵的智謀,是誰都能有的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