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王佐之才(2 / 2)

可不是,房玄齡都把話說得那麼明白了,李世民當時必然也是思慮周全,這才會決定留下杜如晦。

【所以,玄武門之變並非偶然,而是必然。身為嫡次子的李世民,他既要登上皇位,就必須越過太子李建成,更要直逼唐高祖。不逼,李世民就不可能順位繼承,讓李建成自覺讓位,隻差一步的皇位,誰會願意輕易讓下。難道李建成就沒有雄心壯誌?】

這怎麼可能會沒有呢?換成是誰,但凡是個正常的人,都會有雄心壯誌,再說了,本就為太子的李建成,他隻要熬到李淵駕崩,他就是順位繼承人,他處在這個位置上太久,久得讓他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偏他沒有想到,他那一母同胞的兄弟過於強悍,本事更是逆天,打下大唐大半的天下不說,還很會收攏人才,以至於天下之才幾乎都儘攬於他手。

李建成本事是有,無奈和李世民一比,差距稍微有些大,這就造就李建成的恐懼,害怕。

他不想失去太子之位,可是李世民的作為又讓他感受得到,李世民奔的不僅是太子之位,更是皇帝之位。

【還有一個人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的,唐高祖!作為一個皇帝,不是所有人都是李世民,任你立下再多的功勞,他是半點都不在乎,畢竟,任你功再高,他又不是沒有功。唐高祖得了有用的兒女,相當於被推著登上了皇位,縱然有能,和李建成也差不到哪裡去。這樣的情況下,李建成心下不安,難道唐高祖坐著這個皇位他就安心了?】

【有所不同的事,好些顧忌的事,唐高祖無須出麵,一切都有太子李建成。不然,還有一個李元吉,他們可以將他心中的顧忌,不安,都表露出去,對付李世民的事,也可以由他們代勞,他就在身後,打著平衡太子和秦王的名號,一味偏袒。】

這個,也不能說唐高祖有什麼不對,誰都想穩坐皇位,有個太能乾的兒子,那對他們來說都是相對有壓力的。

秦始皇表示,那是你們,不是我!我恨不得能有個像李世民這樣的兒子,真要得了這樣一個兒子,秦始皇還用愁嗎?

【留在秦王府中的杜如晦,自此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為李世民/運籌帷幄,判斷軍勢。李世民根據杜如晦的精準判斷準確出擊,先後平薛仁杲、劉武周,滅王世充與竇建德,令天下知其才,也讓李世民萬分慶幸他聽了房玄齡的話,把這樣一個人才留下來。】

【可是,太子李建成縱然不是李世民的對手,卻對李世民身邊的人了解極深,曾與齊王李元吉說過,李世民身邊的這些人裡,最讓他忌憚的莫過於房玄齡和杜如晦。要對付李世民的李建成,第一時間上折請將房玄齡和杜如晦逐出京師,為的就是斷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這波操作確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李世民眼看著就要被人斷了左膀右臂,還能坐得住?由著李建成把他變成俎上魚肉,任由他人宰割?

【彆忘了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有目標的人,他們追隨於李世民,不僅僅是奔著李世民的人,更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前程全都賭到李世民身上。李建成的操作要是他們不予反擊,結果將是李世民被架空,他們這些早年跟著李世民的人,怕是也難逃清洗。】

【值於此時,就不單單為名利了,更為活命。因此,這就有了玄武門之變。不能否認的是,李世民能在最後下定決心,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他們堅定站在李世民的身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為李世民衝鋒陷陣,玄武門之變不會這樣的順利。】

【記著他們的功,李世民在順利登基之後,也給予他們豐厚的回報。李世民被封皇太子,杜如晦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待李世民登基為帝,拜杜如晦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賜實封食邑一千三百戶。】

【和房玄齡相輔相成的杜如晦,安定朝堂,為世人所稱頌。隻是好景不長,相較於房玄齡輔佐李世民數十年,杜如晦於貞觀四年染疾,於是向李世民請求辭官,李世民眼看杜如晦身體越發不好,特許他回家養病,但仍按他以前的官職發俸。憂心杜如晦身體的李世民,多次譴派使者和名醫前去救治杜如晦。這前腳人還沒到,後腳人又派出去了,以至於前往杜如晦府上的人在路上前後都能看見。】

!!!這李世民也太看重杜如晦了吧!

秦始皇想了想自己,好像,應該,他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李世民能夠有數之不儘,用之不竭的人才,而他沒有人可以的原因?

半眯起眼睛,秦始皇考慮的是,如果像李世民學習,是不是能多得點人才?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