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唐戰神(1 / 2)

沈悠目光變得幽深,唐之前各朝代的人耳朵都已經豎起來了,好奇極了李世民還能弄出什麼妖蛾子。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高句麗,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仍因未能滅高句麗而後悔。回師之後,看著浩浩蕩蕩的大軍疲憊不堪的樣子,唐太/宗感慨歎息道: “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此行也。”即召魏徵的家人到行營,賞賜、慰勞裴氏,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並重新給魏徵立起墓碑。】

真,聽完這一係列,眾人的感情是複雜的,怎麼覺得李世民是愛欲其生,恨欲其死的人呢?這高興就給人寫碑文,不高興就把人墓碑都給推了,是正常皇帝會乾的事?

【其實二鳳出征高句麗這個事不是沒有人勸過他的,隻是誠如魏徵在《十漸不克終疏》中所寫,到了晚年的二鳳不可避免的犯了一個君王最常犯的錯過,聽不進彆人的勸。再有理的話,不是如魏徵那樣有理有據,常年勸他的人,他聽不進去。】

【正因如此,貞觀之治在後世不少人看來,隨著魏徵去世後,也漸漸衰敗。魏徵是大唐的標杆,他在那兒,能讓李世民的皇權有所約束。其實,不僅是魏徵,那些在李世民身邊能夠向李世民進言勸諫的人,如長孫皇後,王珪,隨著他們一個個的離去,失去這些人對李世民來說不僅是精神上的傷害,也是對大唐實質上的傷害。】

【從李世民的表現中我們不難看出,他擁有一個明君所有的特質,胸襟寬廣,有膽有識,目光長遠,善納諫言。可同樣,他也具備一個普通人的缺點,暴怒,愛憎分明的同時,也時常以一己之喜好行事。】

【魏徵就像是他的一杆尺,無時無刻不提醒著他不能越界。魏徵一死,縱然大唐再有諫臣,也不再是如魏徵一樣有著經世治國之才,對社會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又怎麼能讓李世民再如同對待魏徵一樣的接受他們的監督。】

【魏徵在李世民想要令天下大治的時候下碰上了李世民,也就得以施展他的畢生所學,李建成之死對魏徵來說是好也是壞。壞在於,他所追隨的人終是敗了;好在於,他碰上的是李世民,哪怕他曾想過要為李建成除了李世民,李世民本著愛才之心,也為當時的局勢選擇留下魏徵,也為大唐留下一道璀璨無比的星光。】

【後世欲效仿魏徵者不在其數,還是那句話,類李世民者卻再也沒有。無數人羨慕魏徵,羨慕他能遇上李世民這樣的君王,讓他得以青史留

名。宋史中趙頊,也就是宋神宗曾說過, “唐太/宗必得魏徵,劉備必得諸葛亮,然後可以有為,二子誠不世出之人也”。】

【這是對魏徵最大的肯定。 ”臣願為良臣,毋為忠臣”的這句話,魏徵得償所願,善終而極儘哀榮,為人臣的追求,他得到了。他和李世民之間的君臣遇合,千古難為。為後世所求卻不可得。】

確實,無數的臣子們聽著魏徵所為,哪一個不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所追隨的君王都是李世民。

突然有些理解為什麼在李世民死後依然有無數人懷念李世民,不僅是天下人,哪一個讀過李世民的事跡的人,從口口相傳中得知李世民是個怎麼樣的人的人,能不希望自己能再遇上類似的李世民?

大唐白月光,他何止是大唐的白月光,更是後世曆朝的白月光。哭!為什麼他們不是生活在唐朝?為什麼他們追隨的君王不是唐太/宗?

秦始皇反思了自己,他或許也該開始學著納諫言,當然,這些所謂的諫言,絕對不能隻聽一家。該用個什麼辦法才能聽到天下人的心聲?

如今他手下的官裡,有懂得百姓之苦,又有治國之才的人嗎?

劉邦就不愁這個了,他現在什麼都不需要乾,隻要讓彆人動就好。

劉徹頗是自傲, "身為臣子,不過是做了本分的事罷了,不足為奇。"

他又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人,如今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積攢力量,把匈奴打敗,打服。

楊堅擰緊眉頭,魏徵的功勞聽起來很大,卻也是因為李世民用得好,也不是不能用,卻無須過於急切把人尋來是吧。

如今就連李世民都在他手裡,究竟要殺或者不殺,全在楊堅一念之間,彆的人,楊堅何需再操心。他的大隋裡難道不是人才濟濟?

李世民聽著天幕說起那一個自己竟然把魏徵的墓碑都給推了,尷尬是真尷尬,可除此之外,天幕何嘗不是肯定於他對魏徵的信任與重任,更為後世所羨慕而不能得。

魏徵,魏徵,他得要用得更好才行。

【魏徵這位老祖宗暫時到此結束,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又是誰呢?文臣講了三位了,也該到武將了。提起大唐的武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裡簡直不要太多,如果說各朝的臣子論功比的是經曆幾場大戰,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裡的武將,論的該是滅了幾個國對吧

。】

滅了,幾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