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自恃有功(1 / 2)

嗯,一不小心給繞進去了,他們怎麼忘了,尉遲敬德可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民肯定是不會殺了這樣一個人才的。要是那時候就殺了,尉遲敬德還能成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的想法跟他們不一樣,他覺得但凡尉遲敬德有心叛逃,絕不會等到現在,等著他的同袍好友們全都跑光了再跑。怎麼說尉遲敬德的本事李世民都是看在眼裡,真要是想跑,早跑了,用不著等到現在。因此,李世民力排眾議,當即將尉遲敬德釋放,並且帶進自己的帳中,賞賜他金銀珠寶,並對尉遲敬德說: “大丈夫憑著情感誌向相互信賴,不必把小小的委屈放在心上。我不會聽信讒言去迫害忠臣良將,你不必介意他們對你的猜疑。如果你想離開,我就以這些財物資助你,以表達我們短暫共事的情誼。”】

【二鳳的胸襟氣度,這才是他能夠令無數能臣乾將為他所用,為他出生入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根本。尉遲敬德原本忠於劉武周,可如今劉武周已死,尉遲敬德也是要另尋一個明主的。一如二鳳所分析的那樣,他要是想跑不會等到現在,二鳳一番表示,昭顯氣度和對他的信任。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尉遲敬德就不想要一個能知他懂他的人?】

誰會不想,大丈夫於世,本就為了建功立業而活著,要說尉遲敬德沒有半分野心,不思尋一個信他的明主,追隨於他,創下一番事業,絕對是騙人的。

早年劉武周對他有識才之恩,他自對劉武周忠心不二。如今劉武周已死,他投了唐軍,本意也是覺得唐朝或許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同袍叛逃,尉遲敬德依然堅持留下,無非是想看看這唐朝上下,是不是會容他有一席之地。自被關以來,再到李世民將他放了,表明去留自願,尉遲敬德這心裡最重要的一關終於是過去了。

“謝陛下。”尉遲敬德衝李世民抱拳作揖,感謝李世民對自己的信任,他都記在心裡,永不敢望。

處置了長孫無忌,讓人送長孫皇後回宮,一切歸於平靜,一乾人繼續聽著天幕道來。此時李世民抬手道: “敬德者,勇冠三軍之將也,朕愛之惜之,誰人不是如此,何必與朕言謝。”

對啊,他不過是做了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決定罷了,哪裡值得尉遲敬德道謝。

【尉遲敬德願意留下,當下,李世民便領著尉遲敬德到榆窠打獵,碰上王世充領著幾萬步兵騎兵前來挑戰。王世充部下驍將單雄信帶領騎兵直奔

李世民而來。擒賊先擒王,更何況是現在落單的李世民,但凡隻要在這個時候把李世民拿下,他們洛陽的危機可解。怎麼說他們現在也是幾萬兵馬在這兒,無論是王世充也好,單雄信也罷,都不會覺得自己拿不下一個李世民。】

【然而結果卻在他們臉上狠狠抽了一記耳光,單雄信直奔李世民而來,尉遲敬德策馬上前,大喝一聲,斜刺裡一槍即把單雄信挑下馬來。開玩笑,尉遲敬德何許人也,那可是奪槊三條的英雄人物,一個單雄信敢當著他的麵想把他剛認的明主擒去,那是當他是死人?】

所以,那幾萬兵馬都是擺設嗎?

一乾人腦子裡閃過那麼一個念頭。

然而,就尉遲敬德為李世民這一攔,秦始皇眼冒綠光的道: “李世民確實有識才之能。朕無人才,是朕之過也,非大秦無才。"

就是嘍,秦始皇當即下詔道: “昭告天下,朕欲求天下之才,以治天下,以令百姓安居。寫一份漂亮的求賢令給朕。"

底下的臣子們敢有所質疑嗎?紛紛應下一聲是,但這漂亮的求賢令,他們確定能寫得出來?

【單雄信吃了一記虧,身後的兵馬稍退,尉遲敬德當即護著李世民突出重圍,轉頭領著騎兵回頭和王世充作戰,幾個回合下來,王世充部隊潰散,其手下將領陳智略被俘,同時還俘虜了手持長矛的騎兵六千人。不得不說,二鳳實在是有眼光,一眼就看出尉遲敬德的驍勇。此戰後,二鳳很是自傲,認為自己在眾人都擔心尉遲敬德會叛離的時候選擇相信他,而天意也是要證明尉遲敬德的英勇忠貞,讓他在危險之時解救於自己。感慨於自己好人有福報的二鳳,當然不能忘記重賞尉遲敬德。從此以後,尉遲敬德成為二鳳身邊忠貞不二的英猛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