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對此倒是有自己的看法,不是沒有人看出這些人才,隻是在當時的大隋朝裡,這些人才和身居高位的人們差得太遠,遠得哪怕他們分明知道人才在此,卻不願意提拔,對他們委以重任,因為他們更害怕這些有本事的人奪了他們的權利地位,取他們而代之。
【無非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再能乾的人隻要不是自己人,自家家族出來的人,都不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出人頭地。畢竟,官位用了一個也就少了一個,他們家的人很多,多得完全空不出位子讓他們認為有本事的人坐上去。】
【聽起來很是絕望對不對?感覺人這一輩子似乎已經被出身所牢牢的釘住,好像不管人怎麼努力,都永遠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可以吃飽喝足,能有一席安身之地,那其實還好,不會出什麼大亂子。可是,普通人可以接受沒有出頭的機會,隻求能夠安身立命,衣食無憂而已,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得到了權,就會想要更多。所謂的更多裡,包括他們不會親自去耕種的土地,甚至包括這些再普通不過的人,都會成為他們爭奪的對象。】
【連人都爭,很多人就不認同了,人有什麼好爭的?不然,人必須得爭,否則為什麼古往今來但凡戰事一起,外族入侵,他們都會擄人,搶人?天下大亂時,為什麼人們爭相逃走,各地的人會想方設法留住人。對,用我們現在最淺淺易懂的例子,當年的計劃生育,現在的獎勵催生,哪一樣不證明人的重要性?】
計劃生育,獎勵催生?嘶,這都是什麼跟什麼?
爭人什麼的,道理大家其實都懂得,就這後麵的計劃生育,獎勵催生讓人聽得暈乎乎的。
【人,於國來說,這是國之根本。沒有人,有再大的疆域,再多的土地,有什麼用?那不是隻能放荒了?唯有人多,才能夠供應上一個國家的基本,打仗、基建、強國。】
【落在一家一人那裡,家族需要人,大家族要自己人,更想把那些尋常百姓的田地占為己有,然後收他們為佃戶,讓他們為自己耕種田地。畢竟地依然是地,佃戶種的就算是同樣的田地,可原本的糧食收成全歸他們的,現在卻得將一半,甚至是六成七成以上交給家大勢大的人家。當然,尋常百姓也是要交稅的,糧食的收入也會上交一部分,總體來說,要不是到了後期,這些稅不會太重。】
【想要國家安定的皇帝,算是有所追求的明君,這些皇帝
斷然不會讓忽略稅收這一點,比如漢朝,三十稅一,十五稅一,那是出了名的輕徭薄賦,這也是為秦亡之後大漢得以迅速安定下來奠定了基礎。畢竟唯有輕徭薄賦,才能迅速讓百姓喘回一口氣。】
劉邦表示,十五稅一,那可是他提出來的,哎喲,這法子果然能夠為大漢安定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好,太好了!
秦始皇目光一斂,漢是繼秦之後而建的王朝,能夠在秦亡之後安定天下,把這個亂世真正終結,他倒是也好奇於漢朝那些個皇帝到底是怎麼做的!
輕徭薄賦嗎?嗯,沈悠也都說了,先把底層的百姓安撫好了,把他百姓先攏過來,這樣一來就不怕中間的人造反。
吐一口氣,秦始皇掃過一旁記錄的人道:“天幕提起各朝的方案,一樣一樣記清楚,絕不能有所遺漏。"
他得把這些朝政措失仔細的瞧瞧,從中總結出適合他們大秦的方略。
【話題扯遠了,還是繞回來。算是相對讓上頭另眼相看的秦瓊,於大隋大業十年十二月,涿郡叛軍首領明月率軍十餘萬進攻祝阿,秦瓊隨齊郡通守張須陀前往征討。張須陀部共萬餘人,無法和盧明月軍匹敵,隻能選擇在叛軍營外六七裡下寨,與其對峙數十日後糧草告急,形勢十分不利。】
【張須陀審時度勢後想出一計,且問於一眾將士們說: “盧明月見我軍撤退必定前來追擊,待他們大軍出動,營內空虛之時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襲營定能出奇製勝。隻是此舉凶險萬分,不知哪位將士願意前往?”】
【既然張須陀都說了此舉凶險萬分,一時間眾將無人應聲,誰都怕死,衡量之下,也覺得自己的本事未必能將奇襲做好,自不敢薦之。秦叔寶和另一位將士羅士信卻奮而請戰。張須陀當即讓他們各領千人埋伏於蘆葦之中,自己則率領大軍佯裝棄營逃遁。】
【不出所料,盧明月果然傾巢而出追擊,秦叔寶和羅士信趁機偷襲,見敵營寨門緊閉無法進入,二人爬上門樓拔下叛軍旗幟,殺死數人,之後斬斷門鎖放進門外的自家伏兵,一舉縱火燒毀盧明月三十多處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