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又一諫臣(1 / 2)

也是陷入癲狂內的楊堅突然感受到獨孤皇後握住他的手,讓他心中的殺意得以稍退,也讓他可以清醒過來。楊堅回頭望向獨孤皇後,獨孤皇後道: “我們的孫兒還在,他們沒有了父親,還有我們。”

這樣的一句話,讓楊堅驚醒,是啊,他是沒有了兒子不假,可他還有孫子。殺戮,毀滅,不是不可以,起到了震懾之意,也是讓人知道,他願意和他們講道理的時候,最好他們都講道理。

反之,若是他們越了度,他可以殺一回人,也可以殺第二回。如果彼此都不講道義,楊堅可以更快解決他們。畢竟,雖是楊廣起的頭,但是這些人敢攪和,明擺著要亡大隋,如此,他還須顧忌什麼?

【屈突通被擒送長安,李淵一見便問: "為何相見得這麼晚呢?"此言所指,屈突通豈不明白,哭道: “我未能儘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實在是愧對代王。”現如今長安都叫李淵攻下了,代王楊侑也成了李淵的階下囚,屈突通知道接下來的李淵會做什麼。此時,他提起代王,也是希望李淵不管將來要走到哪一步,都不能忘記善待於代王,否則他們這些忠隋之臣絕不會善罷甘休。】

【李淵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自知他的言外之意,直誇他是大隋的忠臣,並下令將他釋放,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不久,李淵稱帝,建國為唐。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於六月攻唐涇州,威脅關中,屈突通從平薛舉,大獲全勝。當時珍寶堆積如山,諸將都爭相奪取,屈突通卻秋毫不犯。李淵聽聞此事後對屈突通讚許道: “你清正奉國,著自終始,名下定不虛也。特賜金銀六百兩,彩物一千段。】

【見財而不心動,難得可貴,自當賞之,李淵總得讓大唐上下知道,他大唐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上行下效,潤物無聲,不得不說,李淵這心計和遠見,也算是帝王中的佼佼者。可惜,他生了一個亙古未有的兒子,以至於光芒萬丈地將他幾乎掩蓋。這該說幸是不幸?】

李淵!!!幸與不幸,一言難儘。

劉邦卻是嗤笑一聲,如果李世民沒有逼位成功,李淵一定以為幸,可這逼位成功就是紮在李淵心上的刺,叫李淵至死都不可能釋懷。

秦始皇眉宇立現光芒,真想跟李淵換兒子,他這些個兒子全給李淵都行,他就要一個李世民!在秦始皇看來李淵純屬身在福中不知福。

>楊堅其實也在想,哪怕李淵是他的兒子,其實大隋未必不能傳下去,可惜..

【武德二年,王世充利用唐軍無暇東顧之機,出兵奪取大唐在河南的部分州縣,屈突通以本官判陝東道行台仆射從李世民討王世充。可這個時候屈突通的兩個兒子都在洛陽,也就是在王世充手下,李淵總不能不管人兒子生死,因此特意問起屈突通此事: "東征的事,如今想委托給你,但是你的兩兒子怎麼辦?”】

【屈突通何許人也,當初為大隋儘忠時,對勸他歸降的兒子那是二話不說的直接讓人放箭射殺,如今既已歸唐,自當忠心耿耿,兩個兒子在洛陽,在王世充手下又怎麼樣,屈突通回答說: “此行願意為前驅。兩個兒子如果因此而死,那是他們的命,臣不會以私情妨礙公義。"】

【李淵當然滿意於這樣的回答,感歎道: “烈士為保全節操而死,我是見到了。”李世民帶領兵馬圍困洛陽,這一戰,竇建德來援王世充,李世民一戰擒雙王已經細說了,屈突通奉命與齊王李元吉圍守洛陽,王世充投降,屈突通論功第一,不久拜陝東大行台右仆射,鎮守洛陽。】

【幾年後,朝廷召屈突通回朝拜為刑部尚書,屈突通以不通法律條文為由,再三辭謝,後轉為工部尚書。人貴自知,沒那金剛鑽,不攬那瓷器活,必須予於肯定。】

這話說得在理,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相當惹人嫌的,再說了,朝堂又不是過家家,自知做不好的

事趕緊提出來,彆浪費朝廷的俸祿和人力,確實是挺好。

【武德九年,都知道的了,玄武門之變,對,屈突通也是支持李世民的人。為李淵默默點了根蠟燭。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擔心洛陽發生動/亂,派屈突通馳赴洛陽,以檢校行台仆射之職鎮守洛陽。貞觀元年,行台製度被廢,屈突通為洛州都督,賜實封八百戶,加左光祿大夫。貞觀二年,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歲。李世民痛惜良久,賜予尚書右仆射,諡忠。這也是對屈突通的最大肯定。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淩煙閣,屈突通位列其中,位於第十二名。貞觀二十三年,屈突通與房玄齡配列太/宗廟廷。永徽五年,高宗重新追贈屈突通為司空。】

【以前朝舊臣的身份歸降,那之前可是一直以殲滅李淵大軍為目標的人,怕是連屈突通自己都絕沒有想到自己歸唐後能得到如此禮遇厚待。追諡為忠,配享太廟,這可

都是最高的榮譽。更彆說李世民對他的兩個兒子也極是不錯,屈突壽襲其爵位,李世民多年後至洛陽,想起屈突通的忠節之事,拜屈突詮為果毅都尉,並賜予糧食布帛表示撫恤。屈突詮後官到瀛州刺史。】

貞觀年間如今還活著的屈突通聽到這裡,激動的與李世民跪下了,老淚縱橫的道: “謝陛下。”

“老將軍何必行此大禮。老將軍忠節義氣,誰人不敬,朕隻是給了老將軍應得的肯定。”李世民並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值不得屈突通行此大禮,吩咐一旁的人道:“快扶老將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