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引人非議的功臣(1 / 2)

提起朔方,大唐不少人都覺得揚眉吐氣了。梁師都仗勢欺人,真以為大唐就沒有奈何他的時候了?

哼,怎麼著了最後?

【隨著城中糧儘,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梁師都堂弟梁洛仁殺梁師都,舉城而降。朔方歸唐,為大唐日後反擊突厥準備了前進基地。柴紹也被論功行賞,轉左衛大將軍,又為華州刺史。】

【貞觀三年,突厥進犯,李世民詔令各路軍馬反擊突厥,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與其他四路總管皆受李靖將軍節度,,於貞觀四年正月出征,終於滅東/突厥,大唐得以揚眉吐氣。但凡能夠參與此戰的將士們,必無一不為之而覺無上榮幸。】

那是自然,對於貞觀一朝的人來說,滅掉最強大的敵人,從今往後,大唐的恥辱得以清洗,他們所有大唐的都可以最頭挺胸的告訴天下人,辱我大唐,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貞觀七年,柴紹加鎮軍大將軍,行右驍衛大將軍,改封為譙國公。貞觀十二年,柴紹病重,唐太/宗親自前去探望,不久,柴紹去世,賜荊州大都督,諡號襄。貞觀十七年,太/宗命畫二十四功臣像於淩煙閣,柴紹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四名。】

李世民聽著自家的姐夫,最終和姐姐一般早早離他而去,這心裡依然不是滋味。逼李淵退位的平陽公主側頭問: “世民竟然沒有讓你陪葬昭陵。”

可不是,李世民對身邊的那些重臣可是個個都希望他們能夠一直伴著自己,生榮死哀,他在,大唐在,這些功臣都隨他一直受香火。

柴紹和李世民之間關係不差,他仗打得也不差,竟然沒有陪葬昭陵。柴紹瞪圓了眼睛道: “我與公主自當生同床,死共寢。”平陽公主一頓,淡淡的道:“你這又是何必。”

是啊,她都入了黃土了,葬哪兒都沒有記載,嗯,死了十幾年柴紹再來打擾好嗎?柴紹虧得不知平陽公主想法,否則怕是.…

【平陽公主與譙國公柴紹,他們既是少年夫妻,不難從一開始的史書記載中看出,他們的感情不錯。夫妻兩人也曾一道上過戰場,為攻克長安而努力。若是他們夫妻能繼續一道征戰沙場,為大唐而戰,必能再譜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話。】

【可惜,在我們記憶中最包容,最開放的大唐,為何卻讓人感覺容不下一個能組織義軍,能為大唐開局的平陽昭公主?從長安之戰後,六年的悄無聲息,平陽昭公主在那

六年裡是怎麼樣過的,最終英年早逝。曆史為我們留下太多未解之謎,沒有詳細的記載,也為我們留白許多,每個人對平陽昭公主都有不一樣的見解吧。但我更多是惋惜。惋惜於她綻放得比煙花還要短暫。譙國公柴紹,又是一個生榮死哀的代表,大唐真的不曾辜負於微時追隨他們的柴紹,想必柴紹也從來不後悔當初千裡奔太原。】

彆管是哪一個柴紹都肯定點頭,那是自然,從來,他都沒有後悔過那樣的選擇。無論是李淵或者是李世民,都不曾負於他!

如今聽完沈悠說起他的結局,他就更覺得無悔了。

隻是,送走了平陽公主的柴紹,未必沒有因為沈悠提起的那一句,若他們夫妻可以一直並肩作戰,或許結果會完全不同,未必心中無悔,未必不曾想,如果當年他堅定的站在平陽公主那一邊,是不是很多結局就會不一樣。他的妻,就不會英年早逝。

呂雉是聽著沈悠對平陽昭公主的惋惜,倒是恨不得沈悠趕緊細說。提起柴紹說了幾句平陽昭公主卻不細論,真是要急死個人。

再想到沈悠隨口提起的英年早逝的,不禁在想,這平陽昭公主莫不是憋屈死的?

呂雉擰緊眉頭,越發想知道平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怎麼就值得沈悠表示惋惜了。她也是女子,倒不是不能借鑒。

作為女子,她很清楚女子想要在這個世道活下去,活得好,確實太難了。再難,她也絕對不會再讓自己像以前一樣,隻能寄希望於一個男人身上。

於武瞾而言,平陽昭公主的事跡她自然是熟悉的,但同樣她也清楚無比的知道,就算在大唐的男人們裡,也在潛意識裡有意無意的忽略這位公主的存在。

不提不說不否認。

【駙馬英雄柴紹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講另一個算是相對受到爭議的人,國家長城,義名天下,也是武廟十哲之一的英國公李動。】沈悠繼續講起另外一個人,這回是武廟十哲之一的李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