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心太疼了。李世民的本事已經不用再證明了,就他手下那麼多的人,個個能乾。可就因為李世民的能臣乾將太多,他就揮霍了?不珍惜人才了?
李世民剛剛登基,蘇定方這個名字他不是不熟,但一個無心為大唐效力的人,李世民難免覺得,嗯,他也不怎麼缺人,不必強求是吧。
萬萬沒有想到,這位比之尉遲敬德等猛將竟然不遑多讓!五百破西突厥之陣,大敗敵軍,就這本事於諸將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嗯,後世對他閒置蘇定方這個事頗有怨念,他就把人用起來唄,反正但凡他想用的人,就沒有他用不了的對吧。
【二十五年後再上戰場,蘇定方用真本事向天下昭示,老驥伏櫪,誌在千裡。不過,副大總管王文度一看蘇定方仗打得如此漂亮,就跟程咬金說: “敵軍雖然跑了,官軍死傷也很多,現在應該結成方陣,將輜重安置在軍陣中間,四麵列陣,人馬披甲,敵來就迎戰,這才是萬全之策。不要讓士兵輕率離陣,以造成損傷。"末了不忘跟程咬金說另有詔命,說程咬金恃勇輕敵,讓王文度替他指揮部隊。】
【程咬金未必對此沒有疑慮,架不住他也怕這王文度萬一真有什麼詔命在身,那怎麼樣也不好打。自此,大軍調動之權就落在王文度的身上。王文度即集結大軍,下令不許深入西突厥。從那以後,唐軍每日騎馬,披甲結陣,卻不出擊,這不是坑嗎?彆管人或者馬,日常披甲在身,馬得瘦死,將士也會疲憊,立時唐軍軍心大亂,再無戰意。】
李世民一個上過戰場的人,那是一聽就聽出來這什麼王文度是個坑貨,這是要把大唐的軍隊給拖死的樣兒。結果聽到沈悠的下文,不用懷疑了,對方就是坑。瞬間黑了臉。
懂得打仗的人都知道王文度之計是昏招,誰都陰下了臉,也好奇於接下來怎麼發展。
【王文度掌了雞毛當令箭,假傳詔令以奪調令大軍的權利,以令本來大獲全勝的唐軍每況愈下,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將在外要是一直受著朝廷管著,那是有多坑。蘇定方看這情況自是心急如焚,對程咬金說: “天子下詔我們出兵討賊,我們如今卻隻是防守,更是這樣的防守方式,以令馬餓兵疲,如果此時遇敵,我們必敗無疑。大丈夫上戰場,如此怯懦,如何立功?再說您是大將,領兵在外打仗的事都不能自己作主,得看副將的眼色才能決斷,豈有這樣的道理。何不把王文度關押起來,迅速傳表上奏等待天子
詔令?”】
一眾人聽著眼睛都亮了,甚以為這是個好主意。
【蘇定方的主意算好嗎?必須是好的。程咬金作為大總管,為什麼要聽王文度的話,不就是因為王文度他自稱手中有彆的詔令。既然如此,那就直接上表問明朝廷,總好過這麼拖著,把大軍都給拖死。真真假假最怕的就是問。可是主意再好,架不住程咬金他不聽啊!】
貞觀時的官員這會兒齊刷刷望向他,不用說,都以眼神表露對他的質疑,程咬金捉了捉頭,這個,這個,他要怎麼解釋呢?
“我那不是也擔心新帝是不是有什麼彆的詔令。”
這解釋換來的是一聲冷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他不知道?再者,這樣一拖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他程咬金不懂?糊塗成這個樣子,實在讓人不悅。
高宗李治時,剛剛借天幕的話把長孫無忌的權奪了回來的李治,聽到天幕說起程咬金犯下的糊塗,不由擰緊眉頭,看來該直接讓蘇定方為大總管,總理征西突厥事宜。
【該說唐軍運氣好吧,他們那麼自己折騰自己,竟然沒有遇敵,也不對,應該說沒有敵襲,等他們到達恒篤城,有胡人投降歸附,見此,王文度出主意說: “這些胡人現在投降,等我軍撤回後,他們還會反叛,不如全部把他們殺了,奪取他們的物資錢財。”蘇定方一聽反對道: “如果這樣處置,那我們就成了賊了,又怎能說是討伐叛逆?”】
這會兒一個個將軍都忍不住罵娘了,這王文度是個什麼人,儘出的餿主意,要是真按他說的做,大唐的軍隊成什麼?
李世民這時候已經忍不住問: "“朝中有叫王文度的人嗎?"
聽得王文度的主意,李世民是咬牙切齒,問起這會兒朝中有沒有這個人,他的意思夠清楚的了,但凡叫這個名字的人,他不用了。
“陛下。以後來事之事處置當下之人,不妥。”魏徵立刻跳出來提反對意見,以為李世民此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