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被人誣告謀反,漢文帝將人下獄,薄太後知道後
,捉起頭由向漢文帝擲去,當即與漢文帝說: “絳侯,也就是周勃。絳侯身掛皇帝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數十萬大軍,不在那時候謀反,如今身居小縣反倒要謀反。”就這一句話,讓漢文帝反思,即與薄太後請罪道: “獄吏剛才查清楚了,馬上放他出獄。"於是漢文帝派使臣手持符節釋放周勃,並恢複他的爵位和封邑。這樣一樁事為後世所傳頌,畢竟周勃在天下人看來,實為大漢的功臣。漢文帝能坐上皇帝多虧了他。】
呂雉對這個事就不太樂意了,有些人不該放過!
所謂的謀反,這都是上位者的說辭,誰能不明白的,正因如此,明擺著極有可能是漢文帝要借這個罪名除掉周勃,薄姬倒是出手攔著。
【薄姬也是長壽的,漢文帝後元七年,漢文帝去世,薄姬的孫子、漢文帝之子漢景帝劉啟登基,尊薄姬為太皇太後。漢景帝二年,薄姬去世。按漢製,薄姬因是姬妾,無法追尊皇後,遂稱文帝太後。史書上多稱薄姬或薄太後。因呂後與漢高祖合葬在長陵,所以薄太後獨在一陵墓,靠近漢文帝的霸陵。這漢製還算不錯,至少沒有抹去呂雉身份地位。沒有因為呂雉後繼無人而把人從長陵裡扒拉出來,給人讓位。】
這話聽起來,還有誰是妾上位,把已經在裡頭的人扒拉出來的?
扒拉是沒有。隻不過會塞人過去。怎麼說也是母以子貴了。兒子當了皇帝,母親就理所當然是太後,也該和先帝合葬是吧!
呂雉微擰眉頭,這話她怎麼聽起來越發覺得後繼無人是個坑呢?
【薄太後得以壽終正寢,比起戚夫人早死得都化成土了,必須是鮮明的對比。這其中既有呂雉不曾趕儘殺絕,何嘗不是因為薄太後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爭男人有什麼用,男人是爭不得的,倒不如養好兒子。看,她把兒子養好了,不比戚夫人千方百計跟呂雉爭,卻落得一個成為人彘的下場要好得多。而且,和呂雉身後背負罵名,養不好兒子,後繼無人,呂雉終究在最後什麼都沒有了。】
呂雉!!!
戚夫人!!!
她們爭來爭去,到最後竟然便宜了彆人?
薄姬!!!她就純屬撿個漏有什麼問題?再說,我得你們便宜了?
【西漢這會的風氣習慣,認真說來其實對女子算是相對挺寬容的,薄太後養出了一個好兒子,也有一個不錯的孫子,她還有一個兒媳婦相比起她來
,應該有名一點點。對,接下來我講的正是竇太後,也就是漢文帝的皇後竇猗房。 《史記》中關於竇太後的名字是不詳,但按照《史記索隱》記載,竇太後的名字是為竇猗房。關於《史記索隱》是唐代司馬貞所撰寫,考證《史記》中的人名、史實、司馬遷的生平,其可信度在史界頗高,所以我取信竇太後之名為竇猗房。竇太後,突然想起她生的那個彪悍無比的女兒,館陶公主,人稱竇太主。】
【看到沒有,女人強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哪怕女兒兒子跟人姓,可一個大漢朝那麼多的公主,獨一份的竇太主呢。當然,這其中也有館陶公主自己的功勞,畢竟,皇子中誰娶她女兒,誰就能成為大漢的下一任天子,這能力自不必說。】
???漢武帝前的一乾人聽著這樣的話,更好奇於這位館陶公主了,皇子中誰娶她的女兒就能成為大漢的天子,這勢力有點大了啊!
可對於漢武帝來說,竇太後,劉嫖這位館陶公主,聽著這些名字,很是讓他不滿。
【所以,竇太後和竇太主我會一起講,母女一起夾雜著,啊,還得加上王太後以及陳阿嬌,就連剛剛的薄太後也還有戲分。】沈悠說到這裡突然搖了搖頭道: 【這麼數啊數的,這些女人是真不少。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那麼多個加起來,一個個都不是好相與,又都是喜好權利的主,怪不得漢武帝最後臨死前為了避免內宮乾政,不管兒子還小,愣是賜死了給他生下既定繼承人的鉤弋夫人。漢武帝已經深受女子乾政之苦,他怎麼可能再讓彆的女人來亂他的大漢!】
這一下子透露的信息好像有點多,一個個能乾女人爭權奪利什麼的,還殺了生下繼承人的女人,這後輩略微有點狠,可是,劉邦覺得挺好,相當的好!
哎喲,講這些女人也不是不能講大漢的,看得出來,大漢能乾且青史留名的女人實在不少,倒是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女人,讓他先一步了解到以後的大漢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