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皇帝覺得就這樣的梁王值得漢景帝再厚待的。
殺袁盎一事暴露了梁武王的野心,這回入宮朝見又想坑漢景帝一把,真當漢景帝沒有脾氣的嗎?
【此事後,不知是竇猗房或是梁王的主意,梁王留京一事被漢景帝駁回。梁王回到封地後因病去世,好,這回竇猗房就更鬨了,喪子之痛確實是痛不錯,她不吃不喝,說:“帝果殺吾子”。咱就說,這竇猗房是相當的可以,死了一個兒子是再想坑死另一個兒子對吧。彆說沒有證據證明漢景帝殺了梁王,就算梁王是漢景帝所殺,梁王為什麼非死不可?不是她寵的?】
【偏心得沒邊的太後,一心向著小兒子,讓他手握兵權,無法無天,作為一個皇帝,誰能容忍這樣的威脅存在?她倒好,野心外露的想讓兒子上位。她圖什麼?漢景帝登基之後她已經是太後,就漢景帝對她不好嗎?不知足的鬨騰,無非是閒得慌。也不算,有人未必不想學學呂雉,架不住沒有那個本事對吧!】
嗯,這相當有可能,男人有野心,女人也有野心,架不住能力不夠。
【對,竇猗房極喜於黃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漢景帝和竇氏子弟不能不讀黃帝、老子之書。她這要求自家的人,也沒有人管,可一個不安分的太後,她所圖的並不僅僅是自家,更是外頭。漢景帝那會兒有一位研究《詩》的博士叫轅固,一日,竇猗房將其召來問《老子》,轅固說:“這不過是平常的言論罷了。”】
【這話可不惹怒了竇猗房,“它怎麼能比得上管製犯人似的儒家詩書呢!”氣憤之餘便讓轅固入獸圈內刺殺野豬。突然知道,為什麼劉武那麼大的膽子敢派人殺大臣了,看看竇猗房這操作,不過是所見不同罷了,這都容不得,把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推行入獸圈內刺殺野豬,這不是要人的命嗎?】
【濫用權利,竇猗房是絲毫不在意天下人是如何看待劉家人?好在,竇猗房這個當太後的糊塗,漢景帝可不糊塗,雖然不能當麵道竇猗房的不是,卻也另想他法助轅固一臂之力。漢景帝讓人給轅固兵器,轅固持兵器入內一刺,野豬即斃命。竇猗房見此也明白了,漢景帝不許她胡作非為,她若是執意胡攪蠻纏,莫怪漢景帝不念母子之情。】
【因竇猗房之故,終漢景帝一朝,諸位儒家博士皆在官待問,沒有被重用的。這對大漢的影響大嗎?必須得大。後世華夏儒家所占據的地位,可以說那是至關重要的。漢景帝後元三年,漢景帝崩於未央宮,太子劉徹即位,尊竇猗房為太皇太後。咱們的漢武帝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影響後世兩千多年的政治政策,在當時的竇猗房甚至是太後王娡看來,都是不符合大漢建國以來的無為而治的政策,因此,有些爭鬥就不可避免了。】
嘶,爭啊鬥的什麼,秦始皇不意外,可那一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秦始皇控製不住的站了起來,這是什麼意思?還能影響後世兩千多年,而且就聽沈悠話裡的意思,明顯這條政策對當時,不,是對後世來說都是相當有益的政策,否則怎
麼可以影響兩千多年!
“陛下。”
李斯何許人也,無須秦始皇開口,他已經知道秦始皇激動的究竟是什麼。
可是,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確定他們大秦能用?
在沒有弄清楚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什麼樣的內容之前,是不是可以放一放,莫急。
秦始皇何許人也,立刻明白李斯之意,緩緩坐下,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劉邦和呂雉關注的同樣也在這一句,相互對視一眼,卻又沒有吱聲,後世的事那是他們的事,眼下的大漢最適合的就是無為而治。
隻要大方向定下了,剩下的小問題就算不得問題。因此,無須在意!
對於漢文帝和漢景帝來說,他們自己的問題自己是相當的清楚,正是因為清楚,劉徹為帝,能夠為大漢尋找出一條有利於大漢,能夠讓大漢長久的法子來,他們聽著隻會覺得高興。
【大漢自建朝以來,感百姓受多年戰亂之苦,因此推行的是無為而治,以令百姓休養生息,重現生機。這也是為什麼竇猗房喜於黃老之術的原因。確實是因為黃老之術讓大漢恢複了生機,讓一個王朝慢慢的聚攏人心。可是,之前合適的政策,不代表現在合適。法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政策也一樣。一但不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隻會惹起眾怒,更有甚者會造就國家的覆滅。】
【但總有人覺得全天下的人都是蠢貨,他們才是聰明人,當然,權利的爭鬥並沒有對錯之分,不過是成王敗寇。而那個時候的竇猗房對於漢武帝來說就是最大的政敵。想要推行新政的漢武帝,費儘心思想解決竇猗房帶來的阻力。然而這樣一個曆經三朝的太皇太後,她身後的勢力不僅是竇家自身,更有其他尊崇黃老之術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