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傳說的昭君(1 / 2)

將心比心的去想,誰樂意這樣被人強迫,沒有選擇又違背多年自己教育的繼續作為一個工具人活下去,這樣的人生苦嗎?

【之前說過大明和朱元璋的種種問題,但有一點對比之下,必須要大力誇讚朱元璋,是他定下了規矩,大明永不和親。所以終大明一朝都沒有和親。】沈悠是又開始了對比。這能不對比嗎?不對比怎麼知道差距。

朱元璋!!!啊啊啊,他被誇了,他被誇了!

真是太難得了,作為一個日常被罵的人,他竟然被誇,太不容易了。

作為曾經鄙視於朱元璋不少騷操作的人,結果突然被朱元璋比下去,這何嘗不是對他們巨大的打擊。

不對啊,這種事情不樂意的從來都是女人,女人的意願對他們來說重要嗎?

不不不,女人的意願是不重要,可後世對他們的鄙夷,對,評價那是很重要的呢。

非得要用女人去和親不可嗎?

秦始皇完全沒有這方麵的擔憂,他自大秦一統以來,對於各國人的態度從來都是要麼服,要麼死!

就算心不服也得口服!

漢武帝劉徹視和親為恥辱,不過,打敗了匈奴,和匈奴的關係有所轉變,有些事就不好再一概而論是吧!

原本是想通過和親達到某一種目的也不是不可以,竟然後世認為這樣的操作顯得一個王朝不強大,一個皇帝不把人當回事,他不和親還不成?

貞觀時期的李世民,此時還沒有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事發生,李世民於此時道:“不就是不與他國和親,他大明做得到,我大唐更能做到。”

底下的臣子紛紛點頭附和,和親什麼的,他們和大漢又不一樣,還得怕匈奴,須得忍辱負重,突厥如今已經退兵,接下來隻要給他們點時間,他們大唐自然能夠像天幕所說的那樣,滅突厥。

和親那麼讓後世的人不滿,那就改一改這事兒。

【《漢書匈奴傳》中有相關的記載,再嫁複株累單於後,王昭君和他生活了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漢成帝鴻嘉元年,複株累單於去世,其弟糜胥繼任為單於,稱搜諧若鞮單於。兩年不到,王昭君病逝。人們推測王昭君大約生在公元前54年。逝於公元前19年。也就是說,王昭君三十多歲就逝去了。關於王昭君的記載甚至不及於解憂公主,但後世相對了解的漢朝和親之人卻是王昭君,有懶於各種各樣的傳說,尤其是昭君出塞。】

【故事總比史書添加了更多引人入勝的內容。關於王昭君的記載正史是很少不錯,可是文人總喜歡在那些留白中加上他們所喜歡的情節,比如王昭君進宮時,以畫師作像,漢元帝喜歡貌美的宮人,而王昭君不願意和其他進入掖庭的人一樣賄賂畫師,以至於一個美人被畫成了醜女。再比如,漢朝屈辱求和,王昭君自願請行。可是大漢自漢武帝之後,匈奴早已被大漢打得元氣大損,到漢元帝時,匈奴單於已然歸降大漢稱臣,成為漢朝的屬國,何須再像大漢前朝

一樣忍辱負重?】

【這一切沒有認真了解的人都隻看各種流傳的戲文,

如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

再到唐代敦煌的《王昭君變文》,再到元代馬致遠的《漢宮秋》,都把王昭君塑造成一個屈辱和親的形象,其實真不是。雖然並不清楚當時人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寫下這些和正史相反的故事,但正因為這些故事的流傳,也讓後世人知道,在華夏曆史上,有一位叫王昭君的姑娘,她無論是否出於自願或不自願,她為了兩族的平和交流做出了貢獻。她是不亞於任何為邊境安寧而守衛家國的將士,隻不過她用了另一種方式去為她的國家做出奉獻。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知道她的存在,永遠不該遺忘。】

額,漢武帝聽到那些後世人的故事竟然把大漢寫成了不及匈奴的國,心情怎麼可能好得了?

他這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打服匈奴,甚至滅了匈奴,結果怎麼著?後世這是想要抹去他的功績嗎?竟然把一個向大漢稱臣的匈奴,變成漢弱匈奴強的局勢,這些人是有多不希望大漢強盛?

這就準備出嫁的王昭君,聽著天幕評價著她,既喜於千百年後依然有人記著她,卻也為自己無力改變命運而悲哀。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不僅是女人,哪怕是男人們,難道就沒有屬於自己的無奈,無法改變嗎?恰恰相反,有的。

因此,與其和其他的宮女一樣,默默無聞的消失,死亡,她寧可遠嫁匈奴,至少千年之後,會有人記得她,記得她曾經為這個國家付出她的一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