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臣子們就算先前的感觸不深,架不住沈悠對此太過明顯,他們再想說女子不如男,好意思說得出口?
荀崧被困,自請出城求援的人是何人?逆賊攻入城中,拿起武器的人又是誰?
呸!一個個的大男人,簡直丟儘他們男人的臉!
王凝之此時已經被王羲之打得動彈不得,一旁饒是有人想再攔著,可看王羲之的樣兒,許誰攔嗎?再者,王凝之確實該打,該打。
【眼看孫恩要趕儘殺絕,謝道韞厲斥:“這事出在王家,與其他家族的人有什麼關係?一定要這麼做的話,就先殺了我。”孫恩此前聽說過謝道韞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女子,今日又見她如此毫不畏懼,頓生敬仰之情。世人皆是如此,鄙視貪生怕死之人,敬如謝道韞這般臨危不懼,大義凜然者。孫恩雖起兵反叛,但他何嘗不是因為遭受欺壓,因而才會招攬天下兵馬,奮而反抗。既敬於謝道韞,孫恩便放過了謝道韞和她的外孫劉濤,還派人將他們送回會稽。】
多少人為之唏噓,王凝之兒女之死讓人感慨生命無常,跟了一個無用的父親,他們自己又沒能奮起反抗,最終落得滿門被滅。能保全一人便是一人,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可歎謝道韞早已看清了王凝之的為人,卻因為家族的利益,最終不得不和這樣一個她不恥也不屑的男人共度一生。其實我也在想,若是謝道韞能狠一狠,下定決心和王凝之和離,她的一生會不會過得更暢快些?怕是也難。既為家族而聯姻,她若與王凝之和離,那就是和家族翻臉。不僅和家族撕破臉,還得罪王家,在那樣一個樣樣都講關係,事事都得看家族的年代,她確定能改乾坤,創一個新世界?】
算是被問及的謝道韞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她怎麼會不想和王凝之分了呢,無奈家族聯姻,有很多事由不得她。
【曆史沒有假如,人生都想過得暢快肆意,不過並不是人人都能儘如人意。以當時魏晉的標準來說,謝道韞無疑比王凝之更有資格成為一方官吏。謝道韞善思辨,彼時的魏晉“人士競談玄理”。所謂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清談成為一種風氣。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雖然不能當官,對玄理卻有很深的造詣,並善於言談。】
【據晉書記載,有一回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此時身在自己房間的謝道韞聽得一清二楚,很為小叔子著急,想幫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訴王獻之要為他解圍。然而,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又限製女人不能隨便拋頭露麵。謝道韞就讓婢女在門前掛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後就王獻之剛才的議題與對方繼續交鋒,她旁征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理屈詞窮。可惜這一段辯論沒有記載,讓我們錯過見識謝道韞風采的機會。】
這回更讓人無話可說了。
作為一個女子,先不說東晉時的取才之道有多少問題,按當時的取才之道,明顯謝道韞遠勝於王家的人,
結果就因為她是女兒身,她是女兒身,最終卻是任由無能的丈夫葬送一家的性命。但凡王凝之為保全家人,滿城百姓的性命,真正努力過,都不讓人那麼意難平。他卻隻知求上天保佑,這種男人,簡直是害人不倦!
王羲之本來打得兒子挺累,再一聽謝道韞的作為,這麼一個人啊,他的蠢兒子就沒有一個配得上的。不行,不能歇,他得繼續打!
【如此一個奇女子,晚年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家逢劇變後,自此謝道韞足不出戶隻是打理本府內務,閒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孫恩之亂平定不久,新任會稽郡守的劉柳前來拜訪過謝道韞。謝道韞究竟跟他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事後,劉柳逢人就誇獎謝道韞說:“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誠摯感人,一席談論,受惠無窮。”
】
【謝道韞風韻高邁,曾著有不少的詩集,可惜大部分已經失傳,如今僅剩數篇。《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鬆》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讚》。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因她得濟尼常稱讚:“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
。從此後稱讚婦女超逸脫俗,常用“林下風”比喻。】
詩吧,秦始皇並沒有多少興趣,就是這樣的能人,竟然沒有人用,反而讓一群廢物上去,這就挺讓秦始皇鄙視的。怪不得那麼一個晉亡得快,無論西晉和東晉,都一個德性。
漢武帝劉徹倒是沒有多少的意動,女子,他算不得鄙視,可要說讓他用女子,他怎麼還是有些不太舒服?
李世民就不一樣了,他身邊能乾的女人簡直不要太多,以至於他看著手下的臣子們,自有領會他意的人。
不過,就他們的情況,有些事悄悄做就好,用不著廣而告之對吧!
確認了眼神,很是認同,那就這麼乾吧。
對於大多的女性們來說,但凡聽說過謝道韞的人,有幾個不為之惋惜。在一個普遍壓製他們女人的時代,男人是不會允許女人挑戰他們的權威,隻憑一個人是很難改變一個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