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黃道婆(2 / 2)

不過,誰能說衣裳不重要。看看他們一個個穿的,哪裡像是不重要的樣子?

可一個對世人做出如此貢獻的人,竟然沒有被記載入正史之內,反而隻在民間流傳甚廣,怎麼回事?宋朝那麼些人到了最後竟然黑心到如此地步?直接要抹殺全天下的女性不成?

真真是越無用的皇帝,越無用的王朝越是不能容人!宋朝,宋朝,怎麼就那麼讓人咬牙切齒?

無數人腦中閃過這樣的念頭,終是沉住氣聽下去。

【黃道婆生卒年不詳,既然正史沒有相關記載,大家夥都是根據各種不同的資料有所猜測,海南省誌中有記載,黃道婆為原鬆江府烏泥涇人,幼時為童養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居約4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藝並有改進,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元朝元貞年間返回故鄉,教鄉人改進紡織工具,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織成各種花紋的棉織品。】

【萬分慶幸我們曆史悠久,因此正史編纂之外還有地方誌,正史沒有記載的,可是地方誌記錄在冊,也得以讓我們知道,原來在這樣一個地方曾經出現過一個出類拔萃,為人造福的人。黃道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不是有地方誌,哪怕她為我們貢獻巨大,我們也不會知道她的存在。所以我

() 們華夏人民多是感恩圖報之人。於他們有大恩的人,

哪怕史書沒有記載在案,

人民會記得,人們會傳頌。絕不會讓這樣一個人湮滅於曆史的長河中。】

不知怎麼的,聽著這樣的內容,讓人心下沉甸甸。

樸素的人們最是可貴,也最是知足,明明他們所求的並不多,卻不知為何,總有太多的人想要無視他們,踐踏他們。

【說起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傳授紡織技藝,一是革新棉紡織工具,三是推廣棉花種植。工藝是在不斷進步的,也並不是打從一開始就很好,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斷的摸索,不斷的改造,這才能夠進步。偏偏在古代的時候,會手藝的人並不受人推崇,甚至還會被人瞧不起。想想那一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虧得我們的手工藝還能發展得那麼的好,也是不容易。】

聽著沈悠惋惜無比的一番話,怎麼說呢?確實挺讓人傷感的。

免不得各朝代的人就開始反省了,是不是他們的方式確實有問題,否則怎麼會被後世嫌棄?

秦始皇低下頭想啊想,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他其實沒有必要隻取一樣,反而可以選擇雙管齊下。

治國是需要人才的不假,但手藝高超,能夠推進國家發展,為百姓帶來便利的人也該給予獎勵,唯有如此才會讓人不斷的進步。青雲路不能隻設定一條,而是要多布置幾條。

摩擦著食指,秦始皇腦子飛轉。

呂雉在這個時候提醒道:“陛下知道妾讓人安排的好些武器做出的效果都極是不錯嗎?”

劉邦眼睛亮了,不過劉邦提醒道:“朕比較想知道的是,我們能做出來的武器,彆人那裡有沒有?”

“妾以為陛下該一清一楚才是。”呂雉才不蠢,斷然不可能事事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天工開物》一書看得見的人不要太多,呂雉手下的人能做得出來,彆的人未必就做不出來。異姓王們既然都已經知道劉邦必是容不得他們的,他們要是不捉緊時間把武器研究出來,是要等著劉邦將他們一網打儘嗎?

同理,劉邦不會隻讓人做武器。該讓人打聽的必然已經讓人去打聽。

各國諸侯到底有沒有比他們更厲害的武器,劉邦自己有數就行。

劉邦沒能忍住瞥過呂雉,可惜呂雉背對著他,他實在是看不見呂雉的反應,乾脆走了過去,一把將棋盤攪了道:“行了行了,彆下了,下來下去不就那樣。說正事兒。”

正事兒?他們之間有什麼正事必須得看著彼此聊嗎?劉邦倒是願意看她這張老臉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