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 為漢送一軍師(2 / 2)

如果張良的勸說劉邦記不住,自該有人用事實刻進他劉邦的腦子裡,叫他永生難忘。

【死裡逃生的劉邦狼狽逃至下邑,驚魂未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他沮喪地對群臣說:“關東地區我不要了,誰能立功破楚,我就把關東平分給他。你們誰行?”在此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

【張良說:“九江王英布本是楚國的猛將,卻和項羽有了隔閡;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派使者責之以罪;彭越因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結果未成。這二人可以為漢王所用。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隻有韓信可以委托大事,獨當一麵。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二個人,那麼楚可破也。”聽聽張良的分析,瞬間就讓人看到了希望,什麼死局不可破,在張良這兒是完全不存在的。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聽著劉邦得天下,秦始皇也在想,劉邦確實不錯,韓信也確實會打仗,但要說憑他們可得天下,就兩人的性子,其實不難看出,他們相互有隔閡。要想讓兩人合作下去,不是件容易的事。

() 如今看來真就是有一個張良為劉邦聯合各方,

如同當年範增為項梁計,

助項梁可以聯合各方勢力滅秦一般。

項羽本來得了天下,卻因不聽範增所言,最終葬送天下;反之,劉邦是處處都聽張良的,奪得天下,並將天下傳承下來。差距由此而生。

瞧瞧,都是有能的謀士,眼神不好挑了個坑貨,天下沒了不說,自己也要給坑死。

皇帝們為能得張良而喜,有多少文人士子聽完之後隻想說,他們挑主子須得挑好了,彆眼瞎的挑了個坑自己的。

對此,唐貞觀時期的一乾臣子覺得,他們用不著羨慕張良的呢。

【事實證明張良相當的高瞻遠矚,一眼看破關鍵,誰是項羽的對手,誰能牽製住項羽,張良了解於胸。至此,楚漢相爭的戰略計劃由此展開,想劉邦能夠從一味的防備轉為進攻,不正是從他聯絡彭越、英布,以韓信為將獨當一麵出征開始的嗎?最終的結果也如同張良所料,項羽被他們二方鬨得焦頭爛額,自顧不暇,劉邦一點點蠶食,為大漢的勝利贏得準備。兵圍垓下打敗項羽,主要依靠的正是這二支軍事力量。張良啊張良,後世誰人不羨慕劉邦得一個張良。如此驚世絕豔之人,怪不得能入武廟十哲。】

此刻的沈悠又是星星眼,誰也不會覺得張良不配。

【不過都是後話,劉邦想解決項羽非一朝一夕,倒是眼下他須得好好想想,該怎麼樣才能生存下去。漢二年冬,楚軍兵圍漢王於滎陽,雙方久戰不決。楚軍竭力截斷漢軍的糧食補給和軍援通道。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危機。劉邦詢問群臣有何良策。】

【酈食其大家都記得的,這位早已入劉邦麾下,對於困局之下,他確實有想法,初初聽起來法子似乎很是不錯,長遠來說,項羽的前車之鑒過去不久,大可不必拋之腦後,什麼主意呢?】

【酈食其讓劉邦分封。他覺得秦之亡是亡於廢諸侯國,於是他就建議劉邦效仿商周的分封之製,複立六國之後。】

???秦始皇第一個傻眼,酈食其沒瘋吧。他是覺得眼下的天下不夠亂?想讓更多的人來參與爭奪天下,最好能讓劉邦一敗塗地?

複立六國之後,傻不傻呢?

本來六國已滅,不甘心的人叫項羽殺得七七八八,劉邦不再封王,就算迫不得已要封王,憑的也是軍功,複立六國之的算怎麼回事?又靠血脈?真要如此,秦是不是也可再複立?

哼,真要如此,大秦有說話的人嗎?

啊,真沒有!秦始皇你兒孫都被胡亥殺光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